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今天(3月16日)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科院了解到,一座国际一流的智能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将于今年年底在武汉破土动工。这座“方舟” 总建筑面积约6670平方米,30万份农业芯片可在其中“冬眠”,可满足湖北未来30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需求。“种子方舟”意义何在?新建的“种子方舟”有啥新功能?记者采访了具体负责该项目的湖北省农科院平台建设专班。
万里挑一的种子方可在此“冬眠”
“新建的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基础保存容量30万份,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铺开一张湖北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规划图,湖北省农科院平台建设专班负责人罗红梅告诉记者,“这将是一座信息化、自动化、国际一流的种子方舟。”一粒种子想登上“种子方舟”,先要经过层层筛选和处理,可谓万里挑一。首先,种子必须品质优良,且成熟饱满,每类种子入库前都需在放大镜下进行精选,剔除虫蛀、残破、霉变、腐烂、畸形的种子。此后,科研人员还会将种子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使用熏蒸剂进行杀虫和杀毒。经过消杀的种子干燥后,将被分配到一个个硫酸纸袋或尼龙网袋中,登记入册,贴上独一无二的条形码,最终才能被放入冷库中。
其中,保存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常温下,普通种子一般能保存1至2年。为延长种子的寿命,要利用低温、干燥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保存温度和贮存期,新建的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基本实现了种子的各种低温保存。”罗红梅告诉记者,为确保种子的活力,提升安全性,科研人员每年都要抽样检测种子的发芽率,对活力下降到临界值的及时进行繁殖更新。
“机器人”上班,全程智能化
“除了国家库,新建的湖北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技术含量可谓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罗红梅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有的仓库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度,如果人工作业,必须穿厚厚大衣,新库建成后,机器人就可以代替人工精准地进行取种作业,最大程度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确保所取种质资源份量的多少。”
据介绍,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热害和渍害频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现状,以及针对外引种质资源的隔离繁殖鉴定需要,新建的湖北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将建设国际一流的耐热鉴定室、耐渍鉴定室和负压鉴定舱等。“收集保存和利用,三位一体,全流程覆盖,”罗红梅向记者介绍,“我们跟各省也不同,这三个舱建成后在全国都算领先的。”
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创新,新建种质资源中期库还将配套建设田间设施试验及展示用地250亩,田间设施管理用房600平方米,这在全国来讲也是首创。“其他省的试验田一般隔得比较远,而我们的试验田离种质资源库仅仅只有一条马路,”罗红梅告诉记者,“我们采集的种子可以尽快进到冷库保存,缩短了种子运输的过程。因为种子存储到一定年份之后就需要重新去翻种,种完后再收集种子及时存储,有利于科学观察。”
既是“诺亚方舟”,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库”
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湖北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丰沛,雨热同季,是作物种质资源大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有量位居全国第四位。截至目前,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等。其中湖北省农科院常年保存有5.3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入库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它们携带了农作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利用价值,”罗红梅说,“保护好这些种质资源就是为农业现代化储存好‘芯片’。”
同时,新建的种质资源库也为农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调查,种业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45%,而优质的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 “新库建成将使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特别是濒危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得到有力保障,也为选育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罗红梅告诉记者。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北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武汉市规划部门和洪山区政府等多部门携手支持,省农科院为此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专班推动,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开工,明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湖北之声记者 李丽 见习记者 马子昂 通讯员 彭传华 杨文 张明磊 责任编辑 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