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村富民“绿色宝库” ——张湾区林业发展侧记
绿满方滩乡
全民植树 特约记者 叶航 摄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毛以国 通讯员 王琳娜 官升丽
山环水绕林拥城,只此青绿入画来。
春日的张湾大地,树木葱茏,绿意盎然,处处焕发出蓬勃的发展生机。近年来,张湾区林业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全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奋发作为,勇毅担当,推动林业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全区75万亩林地成为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退休干部朱先建(左二)到方滩乡技术指导
一心“谋”绿 林长制推进“林长治”
眼下正值森林抚育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张湾区200多名林长和往常一样,又来到辖区的林地进行巡查,在植树造林的同时,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为实现生态保护“网格化”管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使每一片山林都拥有自己的“专属守护者”,2021年以来,张湾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行林长制工作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林长制工作。
该区先后制定了《张湾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和张湾区林长会议制度、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林长制部门协作制度、林长制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全面建成区、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召开了张湾区及9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进林长制暨林长会议,全面部署落实林长制。
目前,张湾区共设立林长212名,其中区级林长14名,乡级林长77名,村级林长121名。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张湾区各级林长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市委常委、张湾区委书记张涛,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如玖分别深入黄龙镇、方滩乡、西沟乡等基层乡镇开展巡林工作,其他各林长亦陆续到责任区域内开展巡林工作,履行林长职责。区林长制办公室统一制作了119块林长公示牌,全部安装到位;向各责任单位下发通知和提醒函,就林长制重点任务开展情况和林长巡林时间、方式、内容及相关要求进行适时提醒;建立了张湾区林长制工作微信交流群,加强与各乡镇街道、各协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推进林长制工作的强大合力。
张湾区林业局局长王书贵表示,林长制是手段,“林长治”是目标,该区将聚焦林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目标,全面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持续提升林业工作质效。
在王湾社区植树
多元“增”绿 推动全域国土绿化
扶正苗木、挥锹填土、踩实浇水……今年“3·12”植树节前夕,张湾区各地各部门抢抓植树造林黄金时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春季植树活动。一棵棵苗本迎风挺立,为张湾家园添绿增彩。
“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王书贵介绍,近年来,张湾区坚持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功能为目标,以辖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主干道及堵河、犟河沿线为重点,统筹城乡绿色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厚植绿色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以绿为主、多彩协调的森林生态景观廊,推动“连片造绿”,积极为十堰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铺就张湾最“绿”底色。
该区积极开展城区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2021年督导辖区重点项目单位完成裸露山体修复16处、面积13.19万平方米;完成“双退双还”清理整治和补植补造870亩;完成张湾区林相季相改造面积1000亩,森林抚育5000亩;组织动员全区各部门5.6万人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3万株。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化,2021年指导方滩乡沉潭河村、西沟乡过风村、柏林镇柏林村新建公益性公墓开展裸露山体绿化60亩;超额完成竹产业年度发展目标任务,新发展竹林1030亩、抚育2400亩,指导建成5个竹产业示范村、20个竹林示范户、5条竹林示范廊道;花果街道桃子村、西沟乡黄土村获批省级森林乡村,西沟乡获批市级森林乡镇,花果街道桃子村、西沟乡相公村、西沟乡黄土村、方滩乡沉潭河村、方滩乡方滩村、柏林镇白马山村获批市级森林乡村。
在燕沟社区植树
全力“护”绿 坚决守好“绿色家底”
“一旦发现滥采滥伐、毁林开垦等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可视化监控系统平台可直接锁定违法证据,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后台,利用喇叭喊话,及时驱赶违法人离开,制止违法行为。”2021年,张湾区率先启动森林资源可视化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新建12个野外可视化监测站点,大大提升了林地资源监管效能。
守好“绿色宝库”,筑牢“绿色家底”。近年来,张湾区通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推动森林质量提升、推进森林防火等举措,森林资源管护成效明显。
其中,为加大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力度,保护好重要生态区域、重点风景林地特、大、古、稀松树群落,助推森林康养和城郊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区林业局率先在花果街道花园村古龙泉寺景区开展大规格马尾松树打孔注药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2400余株大规格马尾松树打孔注药。开展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生物化学防治2.6万亩。开展松毛虫、苎麻夜蛾等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3万亩。开展检疫执法监管并办理核发各类检疫证书185件。对辖区951株景观松木按“一树一档”方式进行健康监测,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
创新举措启动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机制,自筹资金11万元为辖区群众购买保险,针对野猪毁坏农作物情况,累计赔付保险500余单、定损面积63亩、赔付金额近20万元。累计投入60万元复壮保护辖区18株一级古树和救护6株病虫害古树。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辖区内农贸(便民)市场、餐饮单位等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专项执法行动。
抓好全区46.65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完成2021年度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项目0.5万亩目标任务。全面启动林相季相改造工作,完成全区林相季相改造十四五规划编制和示范点作业设计,改造面积0.1万亩。
持续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除在张湾区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区域新建12个可视化监测站点,还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及督导检查,确保基层各单位防火工具防火物资储备充足、日常巡山护林职责落实到位等。2021年张湾区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
在牛头山森林公园举办森林防灭火培训
科学 用“绿” 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田里是盛放的百亩油菜花,田坎上是错落别致的小木屋,远处有碧波荡漾的堵河……这里就是方滩乡锦绣园,全市乡村游新晋“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方滩乡以“花海”业态打造为抓手,加速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先后打造完成锦绣园生态观光园、沿河花海、集镇环境整治等田园花海项目;积极引导鼓励村民种植油菜花等开花绿植,结合季节时令,为游客们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花海世界。2021年3月,持续的“赏花热潮”让全乡实现旅游收入224万元,当地村民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
山绿了,水清了,一幅幅绿色画卷铺展开来。然而青山如何变“金山”?绿水如何淌“金银”?近年来,张湾区在持续增“绿”、护“绿”的同时,注重科学用“绿”,以“生态得绿,林农得利”,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该区紧紧围绕“生态美、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目标,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整合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00万元,支持西沟乡沙洲村猕猴桃品种改良、西沟乡西沟村和柏林镇小堰村竹产业发展、方滩乡文武沟村油橄榄配套设施及大坝林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5个项目;发展苗圃基地39家,面积1485亩,苗木存量30万株;积极组织农村脱贫人口开展林果防治专题讲座、实用技术培训30余场,参训人员达400余人次,将脱贫户中46人纳入基层护林员队伍;积极发展竹产业,新发展竹林1030亩、抚育2400亩,指导建成西沟乡西沟村、白石村,柏林镇小堰村、秦家坪村,方滩乡沉潭河村5个竹产业示范村,20个竹林示范户;精心服务方滩乡锦绣园、花果山生态木屋、花果街道玉龙谷、牛头山寿松苑、西沟乡红岩寨民宿、西沟乡南山花海、柏林镇白马山、车城街道欢乐世界、黄龙半岛9家森林康养游项目。
兴林富民,林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张湾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喻家湾村产业技术服务
追求更“绿” 奋力谱写发展新篇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绿,冬有景。”张湾区要打造一个四季皆美的理想家园。在畅谈2022年张湾区林业工作时,王书贵介绍,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强化“林长制”统揽林业工作的“抓手”效应,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林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张湾区打造“三区”,实现“五个新突破”作出林业贡献。
全域绿化“再精准”。持续开展“双退双还”专项整治、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和重点项目补植补造。聚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组织开展2022年春季义务植树、森林乡村、森林城镇创建等活动。
森林质量“再优化”。以优化森林结构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项目,通过森林抚育、林相改造、退化林修复等措施,力争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绿、冬有景”的全市林相季相改造示范片区。
产值效益“再提升”。切实发挥林业部门优势作用,支持和服务全区森林康养游发展,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建设。科学布局林业产业项目,发展板栗、核桃、木本油料及竹产业,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壮大产业链。
森林资源“再严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投入资金购买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有效补偿群众因保护野生动物而导致的生产生活损失。
林业安全“再保障”。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不断完善森林防灭火减灾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十四五”五年攻坚行动,不断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威胁和危害,持续抓好涉林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保障林业生产安全。
队伍建设“再加强”。持续开展林业系统“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开拓进取的信念、克难攻坚的勇气和“蚂蚁啃骨”的精神,促进党员干部“个个过关、全面过硬”,助力新时期林业高质量发展。
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正在张湾大地徐徐铺展。
来源:云上十堰
(责任编辑 张奥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