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我的履职答卷 | 筑牢科技强省“四梁八柱”

  2022-03-09 18:38:47
分享到:

当下,湖北省正坚持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系统构建科技强省“四梁八柱”。系列报道《我的履职答卷》,今天就跟随代表委员们一起去探索,湖北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换道超车。

两会前夕,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冯丹仍忙着前往几家前沿科技型企业调研,完善今年的议案。围绕存储产业链“查漏补缺”,冯丹5年来已经提出了十几条相关建议。其中有许多已经成为了现实。

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国家存储器基地是2017年才开始说要建,短短的几年过去,我们的闪存芯片从无已经到有了。在前两年就建议要在武汉建光谷实验室,这两年我们湖北省也是着力在推,已经建了7个,后来又增加了,就一共有9个湖北实验室出现了。”

科创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履职期间,冯丹一直奋战在平台建设的一线,见证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谷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的成立。并且带领团队和华为、腾讯、浪潮等8个国内信息存储领域龙头企业建立起联合实验室,解决企业在存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今年,冯丹把来自一线的经历、思考,变成了带到两会上的建议。

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希望在武汉,在光谷,能够建更多的国家级的平台,通过下游应用来拉动上游的存储器的产业的发展,从而把我们整个存储产业链做强做大。”

不仅是在高校,科研人才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核心力量。在鄂人大代表沈艳芬代表就提出,要加快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的研发和展示示范。

在鄂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沈艳芬:“这两年茶叶马铃薯这几块,我们(恩施)以前好像自己吃不完喂猪的这样一个产业,现在就变成我们自己没得吃了,全部变成商品的这样一个现象主要是科技支撑。”

科技强省建设,动力在改革。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今年60岁,临近退休的他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和研究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竞争压力大,往往把精力投入前沿热点领域,忽视了基础性的总结工作。童金南委员今年提出建议,国家设立老年科研基金,补齐科研基础性总结的缺口。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委员会主任童金南:“对于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他会安心下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知识积累最丰富的时候,各种人脉资源也是积累最丰富的时候,总结出一些教训,提出一些新的方向,总结经验,积累做基层创新。”

履职几年间,在代表委员们的共同推动下,湖北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位争先——区域创新能力居中部第1位。脉冲强磁场设施优化提升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居全国第一方阵。获批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数居全国第2位。新入选“两院”院士8人,居全国第4位,院士总数达81人。在鄂国家重点实验室30家,居全国第4位。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主持项目获奖数量居全国第5位;48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支持,总立项数居全国第3位,经费总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3%。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祝如月 刘佳颖 冉涛 吴简雅 黄航 胡禹 张龙 恩施台 责任编辑 张煜)

责任编辑 张煜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