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这些知识点要牢记!
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进行血管吻合,使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供血液透析穿刺使用。
哪些患者需要做动静脉内瘘术
正常的肾脏可以清除体内代谢物质、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是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肾脏功能出现了不可逆的减退,导致了体内代谢的废物蓄积,需要采取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透析方式,预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做动静脉内瘘术。
什么时候需要做动静脉内瘘术
对于有预期开始透析的患者人来说,应在开始透析前预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建议患者在透析前2-3个月、内生肌酐清除率<25ml/min或者肌酐>400mmol/L时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等待瘘管成熟,避免临时血透插管。
手术之后如何护理
(1)内瘘成熟的锻炼:术后逐步开始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内瘘成熟,但切忌不能持重物或过度用力,不能穿衣袖过紧的衣服,睡眠时不压迫内瘘侧的手臂,以上动作可能导致血管受压发生内瘘血栓。
(2)养成内瘘的自我检测习惯:每天观察内瘘表面皮肤是否正常、震颤是否可以触及、必要时可以使用听诊器听诊有无的血管杂音。
(3)定期监测血压:维持血压的稳定,可以减少低血压导致内瘘血栓的发生。
(4)定期专科检查:内瘘的长期通畅离不开专科医师的维护和检查,通常情况下建议每3个月由专业的血管外科血透通路医师行一次超声检查,如发现透析流量下降、震颤减弱、静脉压升高等情况,建议立即行专科检查,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怎么办
内瘘狭窄是血液透析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内瘘狭窄会引起透析效果下降等并发症。目前内瘘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微创手术)通过球囊扩张解除狭窄,恢复血管通畅性,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保留血管资源等优点,是动静脉内瘘狭窄首选的治疗方式。
来源:上海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