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为“泡”一杯湖北好茶,这些代表委员积极献言献策

2022-01-26 21:44:52 湖北垄上频道
分享到:

“打造楚茶、楚菜、楚酒品牌,让“湖北制造”誉满五洲、“荆楚味道”香飘四海。”

——摘自2022年1月20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打造楚茶品牌?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积极献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杨德华——

推动楚茶提质增效走出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楚茶品牌。湖北是茶叶大省,茶叶外贸具有很好的基础,建议延伸价值链,提升楚茶品牌影响力,推动楚茶提质增效走出去。”1月20日,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恩施州委会原主委杨德华接受采访时说。

杨德华表示,过去十年,我省茶叶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延伸价值链,提升品牌影响力。建议支持建设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园,探索引进开发茶叶医用、日用、茶配套等深加工项目,着力开发红茶、轻砖茶、绿砖茶等新产品,引导企业由出口茶叶向出口茶叶提取物、茶饮料、茶食品等转变,形成高中低档搭配、春夏秋茶均衡开发、红黑绿茶多品种配备的产业格局。“品牌响不响,很大程度要看龙头强不强。”杨德华建议,加大对茶叶出口企业在资金、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技术、质量检测、跨境电商、物流运输等服务;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和扩张改制;支持企业在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茶叶分装生产厂,在境外建设海外仓、营销中心等。

省政协委员张文旗:

推动茶企开发高价值产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楚茶、楚菜、楚酒品牌,让‘荆楚味道’香飘四海。我认为,湖北茶企应抓住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开发高价值茶产品,确保到2025年全省茶产业产值过千亿的发展目标。”1月20日上午,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恩施州工商联副主席张文旗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建议,组建或借助现有产业投资平台公司,支持茶业龙头企业重点开发速溶茶、冷泡茶、茶多酚、茶氨酸、茶点、茶日化用品、茶保健食品等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茶叶利用率,抬升茶叶价值底板;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省级层面重点打造“武汉东方茶港万里茶道博览会”茶文化名片,各地因地制宜建设集走茶道、鉴茶树、学制茶、观茶艺、赏茶歌、品茶宴、住茶宿等于一体的茶事产业空间。

“湖北人要多喝湖北茶,进一步扩大本省内需的同时,引导在外湖北人多推广湖北茶,让家乡茶走得更远、销得更旺。”张文旗说。

省人大代表龙维明:

推动恩施建设全国硒茶集散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楚茶品牌。恩施州茶产业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建议省级层面整合资源,扶持壮大恩施硒茶交易大市场建设,将其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茶叶集散中心,建设国家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月21日,省人大代表、湖北宣恩维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维明接受采访时说。

武陵出硒茶,一叶香天下。位于北纬30°线上的恩施是全国茶叶主产区,2020年,全州茶园面积178.8万亩,在全国市州级产茶区中居第四位。此外,恩施拥有全球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该州主打“恩施硒茶”区域公用品牌,旗下恩施玉露、利川红两大子品牌闻名全国,“天然好茶,以‘硒’为贵”成了恩施硒茶最炫代言词。

龙维明建议,省级层面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恩施硒茶”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力度。帮助引进实力较强的市场主体,参与恩施硒茶交易大市场后期建设和营运管理。统筹制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准定向促进龙头企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让恩施硒茶既叫得响又卖得好。

省人大代表魏艳香:

成立湖北省青砖茶产业发展基金

1月20日,省人大代表、湖北赤壁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艳香接受采访时表示,“赤壁青砖茶”已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保护名录,有很大发展潜力,建议成立“湖北省青砖茶产业发展基金”,促进这一湖北黑茶代表品牌做大做强。

赤壁市组建了由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牵头的赤壁青砖茶研究院,围绕“青砖”变“轻砖”,开发了300多个茶叶和衍生产品,提出了擦亮千年品牌、重振万里茶道、造福亿万民众的发展战略。

“赤壁青砖茶已被纳入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现在迫切需要科技、项目和金融支持。”魏艳香建议,省级层面可谋划由企业和财政共同出资成立“湖北省青砖茶产业发展基金”,由基金作担保,再发行一个五年期的“湖北省青砖茶企业集合债券”,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在此基础上,赤壁市建好国家级赤壁青砖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青砖茶研究中心,为赤壁青砖茶尽快成长为国际品牌提供科技支撑。

省人大代表肖勇:

探索茶园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全省茶叶种植面积525万亩,将茶园纳入‘碳交易’市场,探索茶园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是茶产业提质增效的新途径之一。”1月20日,省人大代表、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勇接受采访时建议。

我省2014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来,碳市场交易额占到全国市场的80%,稳居全国第一。近8年来,省内原贫困地区产生的217万吨碳减排量进入市场交易,卖了5000多万元。肖勇建议,可参照林业碳汇交易,探索将茶园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路径。

“我省茶区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和绝佳的地理环境。据测算,每亩成林茶园每天可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理论上可转换为67公斤碳减排量。仅夷陵区现有23.3万亩茶园,每年就可转化约97.82万吨碳减排量。”肖勇说,“可先试点示范后推广,渐进式探索将茶园面积转换为碳减排量,让全省茶园参与到‘碳交易’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中来,实现生态好转、产业升级、群众受益三方共赢。”

来源:农村新报

编辑:黄小佳

编审:黄鹏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