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邀您走近中国画《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022-01-25 17:06:08
分享到:

1927年2月1日,农历除夕。湖南省醴陵县城外的小路上,毛泽东正疾步前行,他要到南乡东富寺进行一项重要考察。

这次考察对当时的中国革命来说,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对土豪劣绅的政权和武装

就是要连根撬

1926年7月,北伐军正式誓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工农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援。

在广东,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在湖南,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战斗。

农民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制度,引发了土豪劣绅、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恐慌。他们攻击污蔑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惰民运动”,叫嚷农民运动“糟得很”。

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人指责湖南工农运动“过火”,而另一部分则支持农民运动。面对党内党外对于农民运动的争论,毛泽东决定实地考察,用事实说话!

中共党史专家江英为您解读:毛泽东为什么会以调查的方式,搞清楚农民运动的一些基本情况

自1927年1月4日开始,毛泽东深入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村,走过700多千米的乡村道路,历时32天。

毛泽东发现,祠堂成了农民协会的会址。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修塘、修坝、办农民夜校,赌钱和抽鸦片烟则被禁止。还有一些地方,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破除迷信、反对乡绅恶霸的行动。

与此同时,毛泽东广泛地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毛泽东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中共党史专家江英为您解读:毛泽东在考察过程中的经历

考察结束以后,毛泽东挥笔疾书。最终,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式问世。

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

毛泽东在此后做了大量的调查并亲自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作为宝贵精神财富载入党的史册。

1970年,画家林墉以毛泽东在湖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考察农民运动为主题,创作出了中国画作品《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与群众站在一起

中国画作品《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展现的是毛泽东与农民群众站在一起的群像,生动传神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民运动“好得很”这一鲜明观点。

高举旗帜的农民群众向心式环绕在高台上下,有力突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核心领导地位。青年毛泽东英姿挺拔,目光如炬,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广阔的理想胸怀。毛泽东肃穆静立的姿态也与周围农民欢欣鼓舞的动态形成了静与动的反差,使得中心位置上的主要人物更加突出。

毛泽东身边有背着大刀的农民干部,或高举旗帜或手挽铜锣的青年农友,还有面露幸福笑容的农家少年。

这些人物的画法更加写意,细笔勾出轮廓,衣着以大笔皴擦、渲染,表现出农民质朴无华的气质。

曾经地主豪绅门前的石狮被推倒,并被青年农民踩在脚下,而人们身后已经挂上了“农民协会”的牌匾,反映出农民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村的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情形。

农民群众的队伍从远处一直延伸到台下,锄头镰刀的农会旗帜在其中高高招展飘扬,如同起伏汹涌的浪潮,又像翻腾欲飞的巨龙,象征着农民运动无法抑制的高涨热情和蓬勃势头。

画作四周有序分布着此起彼伏的漫卷红旗,让画面丰富而热烈。

每一个农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巨大喜悦。画家以雄健率直的笔墨色彩创造出既迥于传统又不流于平庸的宏大结构。

与油画放在一起

也毫不逊色

画家林墉,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他的代表作有《调查归来》《百万雄师过大江》《宋庆龄》等。他以清新明丽的画风著称中国当代画坛。

画家林墉

1969年2月,广东省广州市成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选调了一批优秀青年美术工作者参与美术创作,当时27岁的林墉正是其中一员,他因此创作了《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幅作品。

为了还原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情节,林墉找来原著,边读边画。他对这幅画作的目标是,中国画人物创作要与油画放在一起而不逊色。

为此他用素描方法先画出多个样稿,利用笔触细节,逐渐丰富人物形象。

由于画面中,红色应用居多,怎样才能让红色错落分布,并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呢?林墉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听画家林墉女儿林蓝介绍创作难点

几经打磨,林墉于1970年最终创作完成了中国画《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车间码头、田间地头、市场社区,察民情、访民意、问良策,为促改革、谋发展摸清底数、号准脉搏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入群众、心系民生,这是人民至上的深情;刨根问底、破解难题,这是攻坚克难的雄心。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精准发力,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毛泽东在考察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画作《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哪些创作巧思?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江英、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背后的故事、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徐珊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