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省人大代表林颖:推进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2022-01-22 14:42:54
分享到: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强化“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创新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湖北省人大代表林颖在接受湖北广电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城市圈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竞合有序、符合国际规范的创新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内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因此,林颖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协同发展。


成立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在总结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在省级层面建立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示范区协调机制,负责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协同发展的统一规划,协调武汉和其他八个城市相关工作,厘顺管理权责,集中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为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建设保驾护航,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高地。组建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攻关突击队,围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产业重点领域的“卡脖子”基础技术联合攻关,前瞻布局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前沿材料、空天科技、海洋科技等领域,构建知识生产(高校、科研机构)、转移转化(中介机构)及应用(企业)良好运行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武汉城市圈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核心、金融为支撑、“产学研用资”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出台武汉城市圈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推广武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模式,支持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国家和省级研究平台为支撑,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若干重大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强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资源统筹规划布局,整合提升已有同质创新资源,协同谋划新增创新资源,打破“信息孤岛”,避免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

搭建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重大科创基础设施、科技经济数据库、人才库、企业库等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整合优化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统筹武汉城市圈科创平台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支持武汉城市圈区域龙头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共建“高精特新”联合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合力推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加速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和成果应用。加快搭建公共服务类平台,围绕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订、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培育一批面向新标准、新产品、新业态的开放型检验检测机构,推进新兴产业和专业化检验检测服务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一是在突出培育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领军企业。注重发挥重大项目和关键节点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好招商引链、援企保链、创新强链,补齐关键配套环节,巩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力、竞争力、稳定性和相对完整性。二是强化重点产业补链,维护“链安全”,加强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着力在武汉城市圈内布局打通全产业链。三是加快布局创新性产业集群。以营造产业生态为首要目标,争创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培育数量多、质量优、潜力大、成长快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徐澄静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