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戏曲大码头前世今生

  2021-12-18 09:25:17
分享到:

梅兰芳(左)与陈伯华交流表演手势。

沈云陔楚剧剧照。

谭鑫培在《定军山》饰演黄忠。

汉口新市场大舞台(现民众乐园)曾经是全国各路名角必来之处。

新编历史传奇汉剧《霓裳长歌》。

我省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余维刚,在楚剧《万里茶道》中表演“翻身蹦子”。

小演员演出《白蛇传》。

陈伯华在《柜中缘》饰演刘玉莲。

汉调名家米应先塑像。

眼下正在武汉博物馆展出的“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吸引众多市民尤其是戏迷朋友前往观展。展览按时间顺序,系统梳理武汉地区戏曲事业的发展历程,全面呈现了武汉戏码头的形成与兴盛、改革与创新、复苏与进取、重振与拓展。

12月1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邀相关专家,结合此展览,回顾武汉戏码头的“高光时刻”。

“戏窝子”民众乐园见证戏码头繁盛

据展览介绍,《汉剧志》载,清乾隆年间,早期汉剧“楚调”的多个戏班在汉口建立行会组织“楚班公所”。清乾隆年间公文提及汉剧已流播到全国多地。

描述嘉庆年间汉口风物的笔记《汉口丛谈》中有“清扬楚调吴侬让”的诗句,可见此时优美动听的“楚调”已主导了汉口舞台。

据清代文人叶调元记述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风物的《汉口竹枝词》描述,当时楚剧(时称花鼓戏)在汉口土荡街一带演出,颇受底层市民欢迎,汉口梨园相当活跃。

晚清至抗日战争之前,来自全国多地不同剧种的名团名角纷纷到汉口演出,武汉戏曲大码头进入繁盛期。

提及武汉戏码头的繁盛时期,老武汉人大多会想到民众乐园的热闹。

武汉地方志显示,民众乐园是武汉开业经营历史最长的一个娱乐商业兼备的大众性综合游乐场所。1919年开张营业时,其名字为“汉口新市场”,园内分别设有多个剧场、曲艺场、书场,其后经历过多次更名,到1946年,全园有各种剧座4500席,是武汉最大的文化娱乐场所。

上世纪20至30年代,民众乐园与上海大世界齐名。当时红极一时的名角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都曾在此演出。不光京剧,汉剧、楚剧、评剧、秦腔等全国各地众多剧种的不少名角,都曾来此献艺。观众各取所需,往往是一票看百戏,座无虚席。

“小曲皇后”何忠华、“湖北鼓王”张明智、“武汉话家”何祚欢等武汉本土曲艺名家,也曾在这个舞台练就一身绝活。据他们回忆称,观众热情很高,“翻头”(观众要求再来一段)“碰头彩”(还未开唱就掌声四起)经常发生。

除民众乐园外,中山大道上到处都是“戏窝子”,曾经在这一带聚集的剧场、戏园、茶馆以数十数百计。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六次来汉演出,其中,1919年就曾在老武汉大舞台连演一个月,其演出现场盛况空前。

可以说,武汉曾集聚中国最好的戏、最红的角、最热闹的剧场、最有水准的观众。

汉剧的贡献不止于孕育京剧

汉剧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有学者认为,汉剧最初在襄阳、沙市等地形成,有“楚曲”“楚调”“楚腔”等称谓,嘉庆、道光年间已形成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大河派”,并在武汉实现整合,辛亥革命前后统称“汉调”,后改称汉剧。

业界普遍认为,汉调无疑为京剧的创生提供了重要基础。据介绍,清乾隆末至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名家米应先、余三胜等先后进京,以鄂音演唱汉调,形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从声腔、音韵、行当等多个层面为京剧的创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戏剧研究专家指出,京剧的主要声腔西皮、二黄主要源于汉剧,其所遵循的音韵规范——“湖广音中州韵”,也源于汉调。

此外,进京搭班的汉调艺人主要行当是一末。一末主要扮演老年男性,且主要饰演具有正面素质的帝王将相、社会贤达或英雄豪杰,这导致了创生期及成熟期的京剧以老生为主的艺术形态。

如,武汉江夏走出的谭鑫培,自幼随父——汉调艺人谭志道学艺,11岁入北京金奎科班,15岁随父搭三庆班,后改老生一味追求响亮的平直唱法,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立细腻深沉长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花腔、巧腔,成为上承汉调、下开京剧谭派老生的一代宗师,是京剧在成熟期和繁荣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传寅在《汉剧的形成、贡献与困境》一文中提到,汉剧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孕育了京剧,而且在皮黄腔系的建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介绍称,所谓“腔系”,是指同一声腔流播到不同地区,受当地方言及地方音乐的影响,形成既存在继承关系和相同特征,又有不同特点的众多剧种所构成的声腔剧种体系。他称,许多剧种以汉调、汉剧来标示自己的“出身”或渊源,如广东汉剧、常德汉剧、闽西汉剧等,可窥见其与汉调亲缘关系密切。他认为,皮黄腔系的构建,催生了几十个剧种,改变了清代以来的戏曲生态,对近现代乃至当代戏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抗战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抗战戏剧史上,汉剧、楚剧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戏曲研究部主任高翔说。

高翔称,1938年,武汉成为当时的抗战中心,包括各地演剧队在内的全国文化界人士云集武汉,在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领导和中华全国戏剧抗敌协会指导下,展开了以抗日为主题的演剧活动。

他介绍称,当时的汉剧艺人在“三厅”领导下,成立了汉剧抗敌演剧队,演出了《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等剧目,及活报剧《把日寇赶回老家去》等,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楚剧艺人演出了田汉、洪深、朱双云、龚啸岚等人编写的剧目。“楚剧在抗战时期上演田汉和洪深的戏,直接得到了两位名家的指导,可谓幸运之事。”高翔称,不仅如此,楚剧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思想和新方法,也吸引了其它剧种的行家里手,如京剧导演郑亦秋等就曾参加过楚剧的新剧排练。在1938年至1944年辗转四川的数年间,楚剧走上了一条广集博收,兼容并包的艺术道路,相继上演了《岳飞》《抗金兵》《太平天国》《姚子青血战宝山城》《潇湘夜雨》《杜十娘》《征东》《征西》等剧目。

1946年,郭沫若曾赠七绝一首给楚剧名家沈云陔:“一夕三军尽楚歌,霸王垓下叹奈何。从兹艺事深无敌,铜琶铁板胜干戈”,盛赞楚剧在抗日宣传中的德艺业绩。

新时期“戏码头”荣光再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进以“改人、改戏、改制”为内容的“戏改”工作,武汉戏码头积极响应号召,迎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局面。汉剧、楚剧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成绩斐然;形成京、汉、楚、豫、越、评等多剧种并存局面,周信芳、马连良、张君秋、吴天保、陈伯华、沈云陔等名家领衔;1951年创建的武汉市艺术学校,是全国最早的七所戏曲学校之一,由梅兰芳任名誉校长。可见,武汉戏码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后期,武汉地区戏曲发展进入复苏与探索阶段,新创剧目明显增多,各剧种均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代表剧目。

随着各项鼓励文艺创作政策的出台,武汉地区还举办了多项戏曲会演、学术研讨活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辐射力大大增强。

2007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戏曲振兴措施和发展规划方案,尤其在人才培养、剧目创编、戏曲的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推动了武汉戏码头的发展。

近年来,“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武汉小剧场戏剧节”等大型艺术节活动,轮番在武汉精彩上演。名家名团汇聚江城,高品质演出带动文艺繁荣发展。 “戏曲少年”“大师讲坛”“戏曲进地铁”“百姓大戏台”等活动,将专业演出与普及惠民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再现武汉戏码头昔日荣光。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熊磊

责任编辑 黄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