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大冶:“四点”发力做实为民服务“大文章”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冶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四点”,倾听民意,惠及民生,办好实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大冶实践”。
瞄准“需求点” 靶向发力出实招
大冶市始终坚持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市“四大家”领导在深入走访调研、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基础上,带头领办36件民生实事,先后开展项目调研、督导40余次。全市1400余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大调研、大征集、大走访”,面向基层群众和工作服务对象,深入基层单位和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和办事大厅,积极认领为民实事。
其中,全市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领办民生实事1423件,以“清单制+责任制”模式进行销号管理。村(社区)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问题和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竞选承诺事项,努力办好“开门一件事”,踏实迈好履职第一步。382个村(社区)目前正在推进540项实事,形成了以换促干、边换边干的良好局面。
把握“连接点” 精准施策下实功
“是12345热线吗?我家水管已经通啦!太感谢了。”家住新华路的陈女士当天反映的问题,平台及时联系相关部门,隔天就成功通水了。我市坚持线上线下互通,构建全覆盖服务网络,共同激发服务群众“红色动能”。热线连接民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了全市26条政务热线,通过建立分析来电数据库,针对诉求较多的城市综合、民生保障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建立顾问专家坐席机制、完善各部门智慧联动机制等,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畅渠道、保质效。
党员连接群众。全市11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7443名在职党员全部下沉社区,按照“党员责任岗”精准包保至小区、楼栋、楼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期间,已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2031场次,解决小区停车难、门禁损坏、高空抛物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64个。线上连接线下,设计开发“115”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居民群众在线反映诉求,社区进行任务分配,下沉党员在线认领、就近提供服务,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在线接单服务4万余次,服务内容涉及政策咨询、服务代办、纠纷调处、法律援助、残疾帮扶等多方面,人均服务时长9.5个小时。
主攻“着力点” 高效服务“不打烊”
“哎,老何,你也带孙子出来转一下呀!”“李婆婆,咱们接着昨天的唱段再来一嗓子呀!”“老陈,快来,昨天学的新舞蹈带我练练!”……12月12日,在夕阳红广场,这种带着烟火气息的对话不绝于耳。各级党组织强化组织引领作用,立足职能,保障民生服务发展,聚焦群众期盼办实事。根据群众反映需求,完成夕阳红广场改造升级项目建设,为市民提供优质休闲娱乐场所;率先在黄石地区建设市级调解中心和乡镇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信访解纷服务,化解信访事项3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2.08%;回应劳动领域矛盾纠纷,成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室,已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12余件,帮助300余名职工追回补偿款700余万元。
聚焦民生短板办实事。针对部分山区乡镇少数村“吃水难”问题,市领导带头领办落实灵乡镇戴岭村、殷祖镇七冲村等8个村4100户自来水入户工程;全面启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老旧小区26个,涉及房屋130幢,惠及住户4251户;开展“铁脚板”行动,以“徒步”实地踏查方式,摸排、交办、解决排水井盖维修、排水不畅等城市管理薄弱问题700余件。
聚焦现实需要办实事。全力推进反电诈宣传,举办反诈专题讲座、警民座谈会60场次,覆盖人员9万余人次,预警13.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手册54万份,入户宣传率达99.3%,破获电诈案件471起,全力织密防骗安全网。
聚焦服务发展办实事。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打造网上中介超市“升级版”,为56个工业项目提供109项中介服务,累计服务金额483万元,为企业节约900多万元。市法院、市检察院运用互联网技术,启用“星云庭审”系统和智慧检察远程提讯系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引导群众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申请办事,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司法服务、政务服务“不打烊”“不断档”“不积压”。
抓住“结合点” 分级分类办实事
坚持党建引领,融合赋能,全力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质效。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上门入户、电话问询等方式,开展返冶人员“地毯式”排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支持疫苗接种“十日攻坚”,入户摸排新冠疫苗接种情况9万余户,确保我市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与乡村振兴工作队履职相结合,市、镇两级重新调整选派275支驻村工作力量,覆盖85%的行政村。各驻村工作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与村“两委”换届遍访相结合,通过党员群众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班子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共解决驻点村生产生活难题203个。
与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相结合,39个城市社区不断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抓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4个街道“大工委”、39个社区“大党委”实体化运作,成立楼栋议事会1356个,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在小区层面解决了乱搭乱建、高空抛物等问题230余件,使原先难以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在党员志愿者带动下,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4.2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935个,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冶邑之火”“下沉社区”等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积极参加“我是党员当先锋”“我为群众解难题”“争做党员志愿者”等活动,在岗位实践、下沉帮扶中积极办实事,完成政务服务、法律援助、创业就业、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实事3490件,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230场次,服务群众41.3万余人,在全市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
来源:云上大冶 记者 宋露露 通讯员 马殷
(责任编:任艺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