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师李永乐:做科普是一件挺好玩的事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背景是“一成不变”的黑板,面带微笑,独自面对镜头……这些是“网红”教师李永乐的上课日常。近年来,科普类视频逐渐在社交平台上活跃起来。星星为什么是黑白的?外星人存在吗?原子弹的原理是什么?……通过简单讲解这些新奇有趣的问题,李永乐在网络科普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科普是一件挺好玩的事,在做科普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希望把教学和科普结合起来,让这些知识成为课堂上一些讨论问题的来源。”除了“科普视频博主”头衔之外,李永乐的主要的角色,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
“在学校里,教学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爱好,就像做科普一样,站在讲台上那种感觉非常好,我还挺享受上课的过程的。”李永乐笑着说。
李永乐做科普内容的视频已有3年,活跃于不同的传播平台、粉丝量共计约2500万。受众的兴趣和观看偏好影响着科普视频的制作和题材的选择,李永乐会针对不同平台用户的年龄构成特点,进行视频题材的选择;在综合社会热点的同时,也会结合不同群体的反馈,进行科普话题的遴选。
如何从浩瀚的科普知识里选出受众喜欢的内容?李永乐坦言,每一个话题的准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他将自己形容为一个“新闻播报员”,会围绕社会热点,综合身边的学生、成年人等不同的群体给予的反馈,选择一些话题来做,同时还会咨询专家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但“即便是如此,仍不可避免地还会有一些问题”。
在李永乐看来,“不够严谨,却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是有些网友并不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举例说,自己曾经在一期节目中提及“莫斯病毒跟鼠疫相比,致死率是40%,而鼠疫如果经过良好的治疗,致死率不到10%,所以莫斯病毒比鼠疫更甚”,于是有网友指出李永乐“错了”,原因在于鼠疫是细菌,甚至直言“你连鼠疫是细菌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出来做科普?”李永乐坦言:“类似的事情不少,网上的质疑,很多都是这一种。”
在面对视频内容准确性的争议方面,李永乐采取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争议没有伤及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便不再修改;但如果是逻辑问题或视频本身知识的非完整性,这时李永乐则会将视频重新进行制作,“更正自己错误,其实也是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
相对于形式,李永乐更看重视频的内容:“形式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比形式更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做得好,才会吸引人。”他认为,不要把形式看得太重要,而应该去想怎么把内容做得更加精细,把话说明白,让更多人听懂你在讲什么。
如今,“科普”迎来风口时代,作为资深科普作者,李永乐也对科普的现在与未来有着自身思考。李永乐认为“我们的科普之路还很广阔,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的空间。”相比国外,中国的科普作者大部分是“单打独斗”,由于缺少人力、财力的支持,以及相应的实验条件保证,难免会出现内容质量难以确保和更新频率低等问题。尽管如此,李永乐对中国科普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肯定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作者,更多的机构出现。”“如果我们给科普一个很好的定位,它是一个很好的事儿……我期待有那样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