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降温了~拜拜老朋友,“冻疮”再不再见!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到了冬季,很多人会在耳廓、面颊、手足部位出现冻疮。寒冷而潮湿的地区,冻疮的发病率较高,如在多雨湿冷的英国,每年发病率达10%。冬季我国南方气温虽然明显高于北方,但冻疮的发病率却与北方接近,部分地区如长江中下游一带甚至还可高于北方。这是因为北方气温低但较干燥,而南方冬天湿冷,雨雪多,并且缺乏北方较完善的室内暖气供应系统。
冻疮的“偏爱”
即便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情况也有差别,这说明遗传易感性亦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易患冻疮者大多末梢血液循环较差或手足多汗,在受冷后极易出现微循环障碍。职业也是影响冻疮发病的因素之一,在寒冷季节需室外作业或与冷水接触较多的人,如环卫、餐饮工作人员、家庭主妇等,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很多餐厅、饭店的服务员,由于冬季接触洗涤工作,既湿又冷,来门诊看病时大多是红肿着双手来的。
冻疮的直接诱因是寒冷,但原因还有别的,也可以继发于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雷诺病、神经性厌食等,均可诱发冻疮。
发生冻疮怎么办?
冻疮一旦发生,治疗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治疗难以奏效,即使一时好了也容易复发。环境改善了,甚至可不治而愈。冻疮的治疗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进行。
1. 注意局部保暖、干燥,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和用热水浸泡,同时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贫血及其他消耗性疾病。
2. 皮损未破溃者,可外用10%樟脑醑、10%樟脑软膏、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温水浸泡后搽药,反复揉擦,效果较佳。已破溃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用5%硼酸,或10%鱼石脂软膏,或0.5%新霉素软膏,或20%紫草软膏涂敷,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局部还可采用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3. 系统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口服一些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地尔硫等。系统用药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低血压及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就不能服用。也可口服温经通络类中药。冻疮预后一般较好,但若不注意保暖、干燥,在同样寒冷环境中易每年复发。
“三防”妙招,冻疮“再不再见”
防寒 在野外或室外时穿戴御寒衣帽、手套,室内寒冷时宜装取暖设施。夜间需要久坐工作者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冬季要用温水,宜戴软皮手套。一般来说,棉手套比五指分开的手套更具有保暖性。工作或劳动时可戴工作手套,以防冻伤;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内衣的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防湿 经常保持衣服、鞋袜的干燥,受潮后及时更换,手足多汗的人冬季手脚也总是冰凉的,末梢循环不好,更应注意及时调整更换。在凉水中劳作后应及时擦干手,保持皮肤干燥。
防静 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内容来源:人卫健康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