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黄梅 | 黄梅:打造新农村我们这样干

  2021-10-28 21:12:10
分享到: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黄梅县围绕“乡村现状怎么看?现代农业怎么兴?美丽村庄怎么建?脱贫之后怎么富?关键少数怎么干?”这五大课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凝聚强农兴农的强大力量,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深秋时节,在地处黄梅中部的孔垄镇段垏村,村民段志平还在自己培育的300亩火龙果大棚里忙活着。今年夏季气温高,适合火龙果生长,到了10月下旬,大棚里还有果实采收。

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段垏村火龙果基地负责人 段志平:“火龙果是热带水果,你只要把防冻防好,这个东西生命力很强。技术这一块,我现在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说到“无中生有”的火龙果产业,它可是黄梅脱贫攻坚实践中的生动缩影。2017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黄梅多个乡镇搞起了火龙果种植,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在黄梅县孔垄镇段垏村,就因为这一个火龙果基地的带动,20多家贫困户得以顺利脱贫。

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段垏村村书记 梅志英:“现在有火龙果基地 5个养鸡场,还有1000多亩稻田养虾基地。发展壮大好这些产业,每年可以户平增收3000多元。”

孔垄镇是黄梅县重点棉产区、产粮区,这几年对照乡村现状,镇里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先后建成了火龙果、泥鳅、秋葵等一批有本地特色的种养业基地,发展“虾稻连作”种养结合的面积达到了6万亩。

黄冈市黄梅县孔垅镇党委书记 桂江兵:“做实做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积极打造虾稻连作、火龙果、秋葵、泥鳅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只有加大三产融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怎么卖”问题,乡村振兴才有底气。2009年,谦益农业在黄梅生根发芽,采用传统农法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并且90%以上的产品又都采用现代化的营销策略。在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县内外网红资源,通过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模式,扩大谦益品牌知名度,把黄梅的特色优质产品带到千家万户。

谦益农业电商销售部主管 张锋:“上到市长,到县长,都在帮我们直播带货,而且对接到平台,直接对接到官方平台,给我们提供扶持。”

从建基地到育龙头,从补链强链到延链聚合,从卖产品到卖品牌,黄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乡村旅游和传统农业有机融合,昔日贫困村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国庆期间,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苦竹乡牛牧村香樟园、养马村抗金城迎来旅游热潮,成为黄梅继大河袁夫稻田、柳林玫瑰谷之后游客们心仪的网红打卡地。

黄梅隐约乡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帅习明:“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国庆假期的出游需要。今年的游客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乡村旅游搞起来了,村里的设施条件也在不断完善,一些村民可以就地务工,挣的钱不比外面少。

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牛牧村村民 柳登柱:“现在就是在附近有事做,方便些。一年搞得到两万块钱,可以了。”

在黄梅县苦竹乡养马村,2019年引进的旅游开发公司,已累计投资4600万元,在当年岳飞抗金的五郎关上,依山就势打造抗金城,建起了一座3.8公里长的模拟长城。通过深度挖掘底蕴深厚的岳飞文化,走出了一条从山村到景区、从建设村庄到经营村庄的旅游发展之路。

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养马村支部书记 洪记稳:“我们总体发展思路就是,弘扬岳家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力争把我们养马村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入眼看变化,处处有新景。近几年,通过大打“乡情牌”,黄梅县共吸引800多位能人返乡发展产业,全县共建成特色农业园区3个、林果特基地11.6万亩、各类休闲观光园50多个,发展“虾稻共作”综合种养30万亩,一大批乡村旅游、地标优品项目落地见效,众多“空壳村”变身成了“实体村”,农村经济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统筹:邱惠 周晓焕 王猛

记者:湖北广电黄冈融媒体记者站 刘骞 周航川 黄梅台 陈洪彬

新媒体编审:郭晓勇

新媒体编辑:张煜

责任编辑 张煜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