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秋天 | 美味“插翅”飞
大闸蟹、烤红薯、炒板栗,鸡汤、藕汤、羊肉汤……在你心里,哪一种味道,最能代表秋天?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舌尖上的秋天》,本台记者将带着“吃货”的使命,打卡湖北人舌尖上的秋日菜谱。今天为您端上来的第一道菜是:松滋鸡。
柴火燃起、大锅烧油、葱姜爆香,剁好的鸡块在油温的催化下开始变色,再加上店家独家秘制的豆瓣酱,加水闷盖,鸡肉的香味,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充斥了整个餐厅。
记者容凯伦:“今天是我第一次吃松滋鸡。我感觉它的肉质鲜嫩,有嚼劲,汤汁浓郁不油腻,在秋天和朋友们来上一份,会让你的味蕾拥有满满的幸福。”
荆州市沙道观柴火鸡店长张明:“进入十月份以后,吃的人会越来越多。淡季的时候,每天卖30只鸡,马上就会40只、50只,达到60只秘诀就是酱料自己做,鸡子材料要好,现在鸡的肉质越来越好。”
鸡的肉质要好,关键,在饲养环节。但养鸡,可远比想象中困难。
荆州市松滋市红光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雷鸣:“2017年禽流感风波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打击,合作社差点解散了。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种,建设育雏基地,选择了我们松滋本土的鸡种。但是鸡种有一个问题,它的野性特别足,不便于规模化饲养,体型也特别小,达不到三斤。我们来饲养的话,成本上是算不过来账的。”
把散养土鸡做成自主品牌,技术、标准缺一不可。
荆州市松滋市红光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雷鸣:“我们就通过原来的江汉鸡的公鸡,和松滋鸡的母鸡来配种。它的体型就会增加,多让它和人接触,饲养员也好,技术员也好,经常和鸡在一起接触,它就不会那么怕人,野性会慢慢地驯化,经过几代的挑选,优中选优,存活率高达98%。”
如今,优中选优培育而来的松滋鸡,开启了快速的“奔跑”之旅,共30多处、超600亩的养殖基地,都是他们的欢乐“跑道”。
记者容凯伦:“山坡、树林、庭院,我身处的是散养鸡的成长乐园。这里有着天然氧吧,和坡地健身房。我身边的这一批散养鸡鸡龄已经有100天了,20天后他们就可以出栏了。”
荆州市松滋市红光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雷鸣:“像这只鸡就是比较强壮的鸡了,腹肌摸起来肉比较多,价格比普通土鸡的价格,会高3到4块钱。饲养的经济效益就直接体现出来了。”
如今,美味已经插上翅膀,从松滋飞到全国。今年9月,松滋鸡区域共用品牌正式发布,多家电商平台与松滋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
松滋神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辉:“我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满足市场需求,未来我们一定是要加长产业链条,马上我们有一款新产品松滋土鸡汤要面市了。”
荆州市松滋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烈红:“到2025年,松滋鸡年饲养量达到2500万羽,进一步提升松滋鸡的精深加工能力,使松滋鸡全产业链达到30亿产值,努力打造全国生态土鸡第一县。”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容凯伦 李琨 温少海 何进 松滋台 责任编辑 张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