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玩味茶事》新书出版 讲述有料、有趣、有调性的茶道

  2021-10-26 09:48:20
分享到:

从神农时代的饮茶记载,到唐代陆羽纷繁俱全的《茶经》,到宋徽宗赵佶“韵高致静”的《大观茶论》,到近代茶艺名家总结的“清、静、和、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茶道工序复杂、用器讲究、礼仪规整,常常一套看下来令普通爱茶人士叹为观止,甚至望而却步。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茶道的重点?怎样才算会品茶?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玩味茶事》将会带新手初窥门径,和达人碰撞讨教,共同探索新时代茶道发展之路。

《玩味茶事》作者林贞标,是潮汕人,茶痴,食家,对各地食事、食材有深入的研究,对烹饪方法有大胆的创新,曾有著作《玩味潮汕》《玩味简烹》《玩味上海》。这次则是以毕生痴迷的茶为主题,将他几十年的赏茶经验诉诸笔尖。

说起《玩味茶事》的创作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由于茶在林贞标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起初在搜罗资料、斟酌字句上过于谨慎,结果发现越写越死,与他纯粹的爱茶之心渐行渐远,于是弃了笔,把三个月的初稿全部撕了。后来有一次经朋友启发,才顿时明白自己的误区所在。第一点,他发现其他茶史和茶文化“专家”的记载多把茶的起源往神话故事上套,以玄增色,引以为荣,林贞标不以为然;他认为茶之真在于至简、至纯,所有矫揉虚饰的加持都是背道而驰。第二点,是他意识到他下不了笔,是因为还未能摆正自己的地位,和茶的地位:“我写不下去的缘由,就是自以为是地想找出茶的定义和以名门正派自居。”茶或茶道的定义和世间万物一样,没有绝对或“正统”。最终他抛开所有杂念,像茶的平等友人一样,记录下与茶相处的那些珍贵点滴,只希望“玩出一点不故弄玄虚的茶理”,供同好和读者们粲然一笑。

在本书中,作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玩味”地将茶道、茶友诸事娓娓道来,既虔敬地摸索茶工艺,又真诚地辩讨了“大家”之言和切身体会的差异,为圈内外人士引见茶道的至淡臻境。书中的茶艺,不用长袍马褂、佛手串等外饰,碳炉、香炉等精美器具,插花编草等艺术氛围,只用最简单的白瓷盖碗和白瓷杯子,便与茶碰撞出缤纷无穷的视觉、嗅觉、味觉体验。作者对茶的理解、制作和使用方式,颠覆了诸多固有的茶道观念,为传统的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源泉。

本书粗分为三大部分:玩味茶、玩味茶膳和茶友杂谈。

重心放在第一部分“玩味茶”,其中不但将普洱茶、大红袍、铁观音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茶品出新意,更是不遗余力地介绍了安吉白茶、老八仙、鸭屎香等人所罕闻的宝藏茶。茶以色泽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的保健功用。每一类中各种品目,哪些为上乘,哪些不分伯仲。例如,红茶一门有桐木关红、正山小种、祁红、滇红、九曲红梅等,各有风韵。作者便以环肥燕瘦的佳人为喻,试谈红茶中的曲折生命、大雅与大俗。茶如人生,十分贴切有趣。

第二部分“玩味茶膳”中,作者辟谣了通俗“茶宴”的言过其实,解释了以茶入菜的几大难点,并分享了几道独家茶馔烹饪秘方,如龙井鲍片、黑茶猪蹄等。以雅焯俗,令人垂涎心动。

第三部分汇集了几位茶友的逸事闲谈,对于茶道、对于作者的奇趣看法。会茶如会友,会友如会茶,从侧面展现作者这个从内而外的“茶人”,是如何活出茶味,活出茶意,活出茶境的。

他的友人不拘身份地位,一杯茶,海阔谈天,君子之交。至交雅诚表示,“标哥有洁癖,且严重!他选茶讲究茶树生长的土壤、气候、海拔、植被等自然环境,茶的制作由采摘到存放每个细节都极为洁净讲究。十五楼有好多个冷柜都设置在零下十八摄氏度以下,专门用来存放上好的单丛茶。”分众集团副总裁骆兰感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各种山上餐风露宿,寻找属于他的茶树和茶农。一杯好茶的背后,是标哥用整个生命在感知与创造。”虽然他自诩茶痴,但在好友、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徐岚眼中,他是“痴而不迷”:“对于吃茶这件事,他一直都很清醒。或者说,茶让他明白了更多。”摄影家、作家马良深知,艺术和真情都以“无用”为真谛,他笑侃,他和林贞标是“一份无用的情谊,两个无用的人,几杯无用的清茶,暗中偷换几日无用也无求的浮生。”

那么这些“讲究”带来了怎样的宝贵心得?那些“不讲究”引出了怎样的特殊体悟?欢迎读者来本书中一探究竟。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责任编辑 张奥希)


责任编辑 张奥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