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 建设区域科创中心 为“两翼”赋能

  2021-10-21 18:55:32
分享到:

昨天(10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如果把全省的创新体系布局,比作一只小鸟。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就是这只小鸟的大脑,起到引领作用;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小鸟的两只翅膀,通过给“两翼”赋能,形成“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创新带。发布会介绍,建好襄阳、宜昌两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是立足两地特色和优势,提升两个城市自身创新能级。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炜:“支持襄阳在新材料领域,宜昌在绿色化工领域,建设湖北实验室,加快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综合体等创新平台。”

襄阳将发挥襄阳高新区 创新驱动核 的功能,建设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打造“一核三城”创新主平台。

其中,襄阳(高新)科技城一期中试产业园已满园,集聚创新项目135个;二期总部研发创新区即将投入运营,已有21个创新项目签订入园协议;同时,高校力量大集结的步伐也在加快: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已开工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研究生院、湖北文理学院迁建项目 也将在未来一到两年时间投入使用。

襄阳市市长王太晖:“近年来,我们围绕补齐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短板,大力实施‘招校引院’的计划,与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共建创新载体。”

宜昌,正着力建设以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等为研究方向的三峡实验室,同时,还将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宜昌科教城。

宜昌市市长马泽江:“充分发挥三峡大学、710研究所等优势,积极布局创新创业谷、科技创新街区、科创产业综合体,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体系。”

在襄阳、宜昌两地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都将引进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其重要性直接体现在投入上。

宜昌市市长马泽江:“今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将达到160%以上,湖北三峡实验室设立了1000万元的开放基金和创新基金。”

襄阳市市长王太晖:“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五年内,力争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50人、高层次科技人才5000人、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50个。”

发布会介绍,以襄阳、宜昌为龙头,还将组建“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联盟,加快建设“襄十随”和“宜荆荆”科创走廊,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创新发展。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冉涛 桂亮 襄阳台 宜昌台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