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接二连三走出“准上市”企业 这栋楼为何这么牛?

  2021-10-13 19:08:50
分享到:

34年前,光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孵化器;34年后,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已经诞生了68家孵化器、107家众创空间,孵化面积居全国高新区之首。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光谷那栋楼》,带您走进光谷一栋栋集聚着创新创业无限潜能的神奇大楼。第一集我们走进一栋接二连三走出“准上市”企业的10层写字楼。

在光谷软件园,这栋编号为E2的大楼只有10层,却在三年内走出了光庭信息、传神语联、武汉绿网等三家“准上市”企业。其中,网络流量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武汉绿网,去年底被确定为光谷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名单。

一个企业从出生走向上市,是一个在优良生态下不断成长的过程,从这一栋楼的企业身上,就可以看出不小的“门道”。首先是科技型企业的独门秘藉——“专利”的养成。在创业初期,武汉绿网支付不起技术研发和实验环节的高昂费用,光谷软件园的公共实验室为他们顺利化解了“夭折”的风险。几年下来,他们累计拿到了一百多个专利。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志钢:“我们有计划在明年年末报科创板,科创板我们的各种硬条件,特别是要求50项专利,我们目前申报了122项专利,应该是远超这个要求。”

上市过程绕不开的难题,是资金。为此,光谷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贷款,武汉绿网手里的专利成为了贷款质押的“硬资产”。同时,光谷软件园还成立了一支基金,专门用来服务科技型企业上市,武汉绿网就从中拿到了3000万元投资。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志钢:“那么有这些全面的支持,我们就抓住了机会,业务体量做上来以后,然后再加上这些资本的介入,我们上市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平:“目前一个亿已经投完了,大概投了15个项目左右,有两三家企业都有希望在未来几年上市。”

企业上市,临门一脚极其重要,涉及股权、国资、环保、规划、建设、税务等多个环节。在武汉绿网的楼上,是一家汽车互联网领域代表性企业光庭信息,目前就处在登录创业板的“临门”阶段,所有环节涉及到的费用预估超过千万。光谷软件园当起了保姆,主动为光庭信息开具了《上市工作联络函》,让企业在8个部门间畅通无阻。不仅如此,企业还未上市,给予的分阶段奖励400万就已经到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改局(金融局)上市工作人员郭晨:“如果说在之前没有上市政策,可能所有费用都由企业自己承担,它在上市过程中最直接的,对它的财务报表的一个影响,可能会影响比如说它上市以后对它的一些估值。”

全要素支持助力,越来越多的“上市楼”在光谷软件园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与E2号楼一条马路之隔的C3号楼,一年内走出了中科通达、兴图新科两家上市企业。目前,光谷拥有上市企业52家,占全省上市企业的1/3。在2020年武汉172家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中,光谷也占了近一半,光谷已成为全国上市企业最密集区域之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改局(金融局)上市工作人员郭晨:“系统性开展上市培育工程,我们广泛摸底上市后备企业,建立了上市一批、报会一批、报复一批、后备一批的梯次队伍。”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悦 陈芳芳 彭瀚 通讯员 丁杰 乔奇 罗庆文 责任编辑 马张驰)

责任编辑 马张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