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35亿!《长津湖》大火,凭什么成影史纪录“收割机”?
2021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落下帷幕,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24时,2021年国庆档票房43.87亿元,超9300万人次观影。
电影《长津湖》海报
《长津湖》创造影史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国庆档票房冠军电影《长津湖》截至10月8日16时,累计票房已突破35亿元,观影总人次则超过7198万人。影片长线票房续航能力不容小觑,最终累计票房有望冲击50亿大关。
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1950年的长津湖之战,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胜利。《长津湖》由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导演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共同执导,由吴京等主演。
抗美援朝题材作品《长津湖》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成为现象级电影。尽管影片时长接近3个小时,但依然阻挡不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截至10月7日24时,该片打破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累计票房、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人次等24项纪录。
《长津湖》用真情实感震撼观众
作为中国影史投资最大的影片之一,《长津湖》早在上映前就凭借铺天盖地的宣传备受瞩目,而在上映后,影片也不负众望成为现象级爆款作品。目前该片已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十,并暂列2021年度全球票房第四名。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影片在国产战争类型片上的显著突破和提升。影片的制作规模在中国影史上已属空前,背后的制作团队则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国产电影的顶级水准:黄建新、陈凯歌、徐克、林超贤领衔的主创队伍,吴京、易烊千玺、胡军、段奕宏、李晨、朱亚文等全明星阵容,美术、服装道具、视觉效果也都是最高配置。当所有珍贵“食材”聚集到一起,再经过最厉害“大厨”的精心调配,烹饪的这道战争片“大餐”怎能不精美绝伦?影片全景式还原残酷的抗美援朝战场,恢弘精良的工业化视效、真实悲壮的战争场景、紧张刺激的敌我对抗情节,都让影院里的观众得到了极其震撼的视听享受。
但要真正让观众满意,仅靠视听效果是远远不够的,《长津湖》之所以能在全国引发观影热潮,产生超出电影领域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影片塑造出一群英勇顽强、无畏牺牲的志愿军形象,凸显出崇高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爱国精神。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句话太感人了!” “志愿军们啃着冰土豆,却用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冰雕连’的伟大,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这些观众们在社交平台上写下的评价,正说明了《长津湖》在情感传递上的成功。在许多影院,影片放映完毕后全场皆是一片肃穆,还有人在播放字幕时自发起立、致敬。《长津湖》带给观众的感动,也启示未来的主旋律创作要在情感抒发上下功夫,用最真挚动人的情感打动观众。
主旋律影片激发观众强烈共情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此片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增强文化自信、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实践的又一部力作,对于展示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历史的交汇点,国庆档影片聚焦党和国家的奋斗历史,以“爱党爱国”激发观众强烈共情,激励奋斗力量。
今年国庆档的影片另一现象是,在《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两部主旋律的吸引下,许多人举家前往影院观影,中老年观众也明显增多,这也颠覆了以往的电影市场数据分析。此前的各项调查研究都显示,影院观众不断低龄化,甚至有影业大佬放话,未来的电影主要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但这次国庆档则说明,只要影片能引起观众共鸣,就能打破观众的年龄壁垒,让中老年观众也愿意走进影院。
近年来,众多主旋律影片以精深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精良的技术制作,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其“出圈”越来越强烈地表明,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新主流”。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 骆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