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临空港 | 最生态!临空港大道获评“最美林荫路”
最生态!临空港大道获评“最美林荫路”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城市绿化总量及建设标准正在逐年提升,8月底,这个区的临空港大道就以第一名的成绩力压群“荫”,获评武汉第二批“最美林荫路”,成功“C位出道”,引得市民纷纷点赞。
一大早,87岁的高爷爷就和老伴到林荫路上散步了,高爷爷的家就在临空港大道边,62年前,他曾在这里参与五支沟的沟渠建造。
武汉市民 高爷爷:“挖两年,从这头挖到那一头。那时候没有树,什么都没有,现在(环境)还可以,每天都来转一转。”
临空港大道现在路宽树多,被居民称为“最大气”的临空港大道,仅在107国道至吴中路1100米长的路段上,就有80株树龄超过30年的法国梧桐树、442株树龄超过20年的香樟树。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科长 戴胜杰:“大型的树木是作为我们城市的重点资源来进行保护的,我们对这些大树的修剪、移植和管养是非常重视和慎重的。”
2018年,东西湖区决定对临空港大道进行道路改造和升级,但是在第一版的方案中,原本计划是要将道路范围内所有的大树全部移植走。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科长 戴胜杰:“我们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建议他们采取这种分道花坛的方式将原来的树木进行保留,最终通过这个优化设计方案,优化道路的限行,将500多棵法国梧桐、樟树保留了下来。”
道路建成后,东西湖区园林局又补充了行道树,同时在行道树下,增加了一些喜阴的灌木和花卉,来提升道路整体景观效果。
2019年10月,临空港大道改造竣工。从去年起,东西湖区也开始对临空港大道中的树木及其它植物实行精准管理。
武汉市东西湖区临空港大道绿化养护负责人 刘长青:“绿篱长起来之后,半个月左右保持它一个形状的修剪,大树我们就是一个定期的(进行)树干的抹芽、枯死枝的清理,从春季一直到冬季都是不停地养护它。”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科长 戴胜杰:“有的树出现了病害虫,我们就请相关的园林专家来坐诊,然后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近三年来,武汉市林荫路的建设每年以100公里的速度在增长,武汉街头已拥有各种行道树72余万株,东西湖区也在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通过“绿满东西湖”等大型造林绿化活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目前,东西湖区的各种树木的数量已达5万多株。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科长 戴胜杰:“下一步林荫路的建设, 我们将结合打造湿地花城和创建园林生态指标来进行计划,主要是坚持在改建这个道路的时候尽量保留原有的大型树木,然后在新建的时候打造一些独具特色的景观大道和林荫道的结合,为我们的东西湖再添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最惬意!“公园”里办公
为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和整体环境,东西湖区还在企业的绿化改造上下功夫。
下午三点,在东西湖区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职工生活区内,长青街道的园林养护人员正打理着园区内的绿植。
武汉长青天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叶新国:“日常维护,我们这主要做好草坪除杂,然后浇水、施肥、打药、病害防治这一块,然后还有适当地修剪。”
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总公司行政管理部负责人 佟爱东:“自从我们这个园区升级绿化之后,我感觉到更开心了,下班之后感觉就非常需要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所。”
下班了在园区内走一走,就像逛公园一样。去年起,长青街道园林部门多次上门了解企业需求,11月,在通过改造方案后,从种植土回填到后期的苗木种植养护,进行了7000多平方的园区改造。
武汉长青天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叶新国:“大小乔灌木有500多株,包括那个还有一些色块有1000来个平方。根据九州通企业文化这一块,形成了一个盛开的花朵的图案。”
对于企业、园区的绿化改造,东西湖区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植被数量的多,而是在精致和适合企业文化、气质上下功夫。辖区的海思普林企业园区内,原本绿地率已达50%左右,但杂草多,几乎无人管护。
武汉长青天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叶新国:“反复沟通、确定方案,把这个杂树、果树就给它移除了,然后把菜园改造成绿地,把这个地形做微整理,增加了一些休息的木亭子,厂区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除此之外,园林部门还对园区内多个20米高的变压器周围的枝叶,进行定期修剪,消除消防隐患。
武汉长青天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叶新国:“对企业来说我们就是企业的一个保姆,从原来摊大饼地做绿化,现在就是要有质量,让人民群众感到更舒服,看到赏心悦目。”
武汉海思普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芳:“感觉面貌焕然一新,很多员工也反映,就是说走进来以后就感觉到有家的感觉了。”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科长 戴胜杰:“下一步主要是在食品工业园和物流园区,结合周边的企业文化,达到一些有特色的小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打造美丽东西湖。”
最幸福!东西湖又有了20个口袋公园
截至2020年的数据显示,东西湖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1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4.44%,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家门口就是公园,您羡慕吗?赶紧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
上午九点,在东西湖区新澳阳光城小区旁,工人们正在为这里新建的口袋公园忙活着。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片区新澳阳光北口袋公园项目经理 雷金:“种那个香樟,今天刚好来了一共是30棵,18公分的香樟,作为这个整个公园的主体骨架树种,现在正在把这些树按照图纸设计图纸的要求,把它放在定点方位 再栽起来。”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工作人员 黄浩:“原来这一片是苗圃,杂草有点多,居民这一块对于公园的需求非常大,我们就考虑做一个口袋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活动空间,然后同时也改善这个区域的环境。”
今年,在东西湖区,像这样新建的口袋公园就有20个,位于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旁的大鱼口袋公园,前不久刚落成,公园正中间一只高6米左右的蓝色大鲸鱼又萌又吸睛,还有跷跷板、秋千等游乐项目,大人小孩都喜欢。
武汉市民 张女士:“虽然这个口袋公园面积不大,但是设施还是蛮齐全的、蛮好玩的。下次还会带挖沙的(工具)过来,跟小孩一起玩。”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工作人员 黄浩:“按照咱们公园绿地的布局,然后对公园服务半径达不到的位置,我们就在居民区的周边,选取一些点位来进行公园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每隔500米就有一个(口袋公园)。”
除了新建口袋公园,今年,东西湖区还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湖泊、湿地资源,推动串景成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环黄塘湖而建的金银潭公园,今年5月刚刚开放,园内植物丰富,海棠、乌桕等乔灌木超过1000株,荷花绽放不断,成为武汉新晋的市民拍照打卡地。
武汉市民 倪先生:“我刚才在拍那个荷花、荷叶,做一些短视频。尤其是绿化啊、花草啊,都特别漂亮。”
总面积达34公顷的金银潭公园,园内原本多为苗圃,树虽多,但整体风貌不佳,为此,东西湖区从城市公园的角度,进行景观修复。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工作人员 黄浩:“原有的那个地形进行一个整理,通过种植一些麦冬这些植物,然后恢复它的绿化植被,人行走其间有一种亲近自然那种感觉。”
金银潭背靠的黄塘湖是辖区内的核心湖泊之一,原有的环湖绿道,被金银潭大道、宏图大道切割成了三块,为此,东西湖区按照“一湖三园”的规划,进行公园建设。
武汉市东西湖区园林局园林科工作人员 黄浩:“本来是一个大的环形绿道,我们就做成了三个小的圆环形小小的公园,然后按照每一块来进行一个绿道贯通,有金银潭公园、黄塘湖公园跟极地海洋公园三个,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一个功能和定位。”
武汉市民 李先生:“蛮多游乐设施,然后离家也不远,没事的时候带宝宝过来玩一下,然后又有湖又有草地啊,反正环境蛮好的,算城市的一抹绿。”
武汉市民 董先生:“下班之后我们同事就过来一起来踢球,配置呀,环境都非常不错,都是非常适合运动的。”
“一湖三园”面积相加达216公顷,3座公园都建有各自独立的绿道系统,绿道总长约6公里。目前,东西湖区内的26个湖泊,有22个被打造成了湖泊公园,实现了“一湖一园”。
监制:郭小容
编审:吴博军
主编:谢珍 秦振华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刘佳颖 彭瀚 东西湖台
新媒体编审:郭晓勇
新媒体编辑:李小涵
![](https://res.cjyun.org.cn/t/site/10008/1e4162f81029a8a503d73704a7950403/assets/2021cjy/dig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