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襄阳 | 襄城区:转型升级 开启绿色蝶变之路
近年来,襄阳市襄城区以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多措并举、开启了工业绿色发展的蝶变之路。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5%,完成时序进度排名全市第一;较2019年同期增长21.9%,两年平均增长11%,较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和增长速度居全市第一。
腾笼换鸟 为优势企业集聚资源
走进金达成公司的车间,各项生产井然有序。公司专业从事紫外线吸收剂和生物农药前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产值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2020年突破5亿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始终把环保和质量当作生命线,不断投入研发,改进工艺。2019年,公司研发的“含溴废水综合利用”工艺,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雪:“之前每生产1吨的农药中间体,就要产生800公斤左右的固废,而使用我们这个含溴废水综合利用工艺后,每吨农药中间体所产生的固体废料下降到200公斤,不仅降低了固废的产生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依靠先进技术,金达成生产的农药中间体牢牢占据国际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今年预计产能达到4000吨,产值近6亿元。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正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团队合作和科技创新,比如去年我们投入研发的费用在1500多万,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
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的标准不断提升,整个化工行业也面临洗牌。金达成不断加大对环保和安全设备的投入,使自身的行业地位更加稳固。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雪:“我们新建的整个罐区根据物料储存性质的不同分为8个区域,共计32个储罐,每一个罐区加装了换热的系统、测量系统和氮封系统,建设成本为地上储罐的2.5倍,但它具有安全环保、土地节约、使用寿命长等特殊优势。”
如今,金达成在做大做优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美国、韩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创汇已达1403万美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金达成是襄城区本土培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襄城经济开发区实现“关停一批,兼并一批,嫁接一批”的代表性企业。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高克:“(金达成)企业的发展定位,符合我们园区的发展规划,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前景比较好,在安全生产、环保方面,舍得投入、愿意投入,所以我们园区也愿意支持这样的企业,嫁接兼并周边的企业发展壮大。”
在金达成公司周围,同样有三家化工企业,却因环保和安全生产不达标等原因,发展处处受限,最终面临倒闭。为盘活园区内闲置土地,实现“腾笼换鸟”,同时也为补齐金达成的产业链条,园区多次牵线搭桥,帮助破产企业重组。在2019年,金达成兼并收购经合源,成为国内最大的激素类中间体生产基地和杀螨剂原料供应基地,今年又完成了对欧克达、金源盛的兼并重组。
襄阳市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正汉:“围绕兼并重组经合源、金源盛、欧克达这三家工业企业,将来形成以金达成为链主企业的产业聚集发展,预计总产值会超过20个亿,争取实现利税5个亿。”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园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建立“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
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24家增加到2020年的4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6年6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亿元,实现了翻番增长。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例提高到51%。
勤修内功 为招商引资铺平道路
一方面盘活园区内现有资源,另一方面,园区也加大了“走出去”招商引资的步伐。可园区内化工企业集中,存在诸多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发展一度陷入瓶颈。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高克:“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导致我们被省应急管理厅评定为A类园区(高风险),面临着被关园的风险,项目被限批,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路子,我们的园区才有生存的空间。”
为了园区的生存和发展,襄城区下定决心,勤修内功,重启绿色发展之路。高标准编制完成《襄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对园区内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和产业发展布局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或搬迁。加大资金扶持,前后投入15亿元对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环保水平提档升级。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高克:“近年来,我们完成了消防站的建设、园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完成了我们‘一企一管一阀’的工业污水监测平台的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提升了园区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整体水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园区也由高风险(A类)逐渐降为一般安全风险(C类)。有了硬家底,园区对外招商也更有底气。围绕壮大产业链条,园区先后引进航天科技、中化集团、江苏龙蟠、雅本化学等国企、上市公司以及中国500强企业落户。不仅优化了园区的产业布局,还带动了本地企业的发展。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高克:“裕昌公司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在我们对外招商的过程中,得知雅本公司有意在华中地区布局他们的生产基地,经过多轮的谈判和对接,终于促成了雅本公司与裕昌化工的合作。”
2020年,总投资5亿元的雅本化学酰胺医药中间体项目落户襄城经济开发区,并与当地裕昌公司展开合作。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高克:“雅本公司非常符合我们的招商需求,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他们的入驻可以加快我们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上海雅本化学是国内领先的农药、医药及精细化学品定制生产商,拥有发明专利授权6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2件。在襄阳的厂房,雅本公司带来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微通道反应器,为当地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树立了标杆。
上海雅本化学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朱志伟:“通过这台微通道反应器,我们可以精准地控制各类化学反应,传质速率高效,而且大大降低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提高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能耗,高效安全。”
雅本公司整个生产线采用DCS自动化控制和SIS安全连锁控制,五层楼的厂房不超过3名操作工。依托先进技术和安全管理,公司成为杜邦、柯迪华等全球农业化工巨头的稳定供应商。
上海雅本化学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朱志伟:“我们研发的农药原药采用最新的介离子类杀虫技术,能提供持续的防治效果,对于部分已经产生抗体的稻飞虱种群依然有效,同时药物零残留。”
目前,上海雅本与襄阳裕昌合作建设了雅本化学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后,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未来,这里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酰胺农药生产基地。
上海雅本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红喜:“我们与裕昌的合作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下游产品的重要一环需要用到裕昌擅长的核心技术优势,延链补链,另一方面是立足于襄城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的优势,打造雅本中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成为精细化工的标杆企业。”
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建设国家级医药化工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3年)》,园区将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航天化学等四大主导产业,计划到2023年,园区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初步建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定位明晰、配套功能齐全、生态环境友好、经济增长高效的全省一流医药化工产业基地。
襄阳市襄城区委常委 王晓静:“一是工业产值由小变大,进入规模发展新阶段;二是产业附加值由低变高,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三是技术工艺由旧变新,进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襄城区将大力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和延链工程,努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甘泉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湖北广电襄阳融媒体记者站 廖云翔 张雪晶
通讯员:郭纯子
新媒体编审:郭晓勇
新媒体编辑:李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