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十堰丨十堰: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4月11日,十堰市委书记胡亚波到任当天,就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动员,要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为此,5月,十堰市印发了关于《2021年全市绩效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的通知,围绕加快推动全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思考区域特点和部门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争先进位、干事创业、实干实为,奋力谱写十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干部考核出妙招 企业销售出奇效
十堰市是汽车产业工业基地,制造业重镇,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众多,难题自然也不少。作为十堰市经信局汽车办四级调研员的程冰,最近有一项考核任务,就是帮助湖北杜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寻找销路。
十堰市经信局汽车办四级调研员程冰:“今天过来主要是想把他们的新产品,放在其他企业的销售平台进行销售,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吧。”
原来,今年6月份,湖北杜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出全国第一架“X”形支腿折臂随车吊,这个随车吊承重强、强度高、重量轻,但由于企业成立不久,市场还未打开。
湖北杜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制造总监王世斌:“我们也希望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能够帮我们再开拓一下市场,尽快地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早日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在经过现场实地调研之后,程冰立马来到具有销售资质和优质平台的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帮助杜德随车吊解决销路难题。
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雄利:“正好也符合我公司的发展需求,后续我们将积极地进行对接,争取早日实现合作共赢。”
让掌握制造资源的龙头企业搭建平台,分享制造、销售能力,以大带小,找到新的盈利模式,让更多制造型中小民营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这是程冰在接到新的考核任务后为企业出的妙招。
十堰市经信局汽车办四级调研员程冰:“以前我们只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和企业一起谋划他们的发展,整合全市汽车产业链,优化协商机制,让企业和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员干部考核,让真正像程冰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尝到甜头、看到奔头”;让不作为、混日子、搞忽悠的干部“没市场、没法混、没前途”。
十堰市绩效考核办科长李东:“突出奖优罚劣的激励导向,将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坚持绩由事考、人以绩论,注重在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识别干部、监督干部、发现干部、培养干部,绩效考核表现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
今年4月,十堰市委组织部经过大量调研和外出学习,对现行考核办法做了一个根本改变,依据不同发展需求和发展要素,把9个县市区分为两类,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和89家市直单位分为A、B、C、D四类,科学制定考核内容。
十堰市绩效考核办科长李东:“我们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区位要素、发展方向等情况对考核指标赋予差异化的权重,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聚焦重点、协同发展。”
在考核方式上,新的考核办法不再是年底的一次性考核,而是通过月统计、季分析、动态化监管、常态化督办机制,完善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督促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十堰市绩效考核办科长李东:“通过完善新的考核办法,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推动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树牢标杆追求,保持赶考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 服务企业理念全线升级
新的考核办法出台不久,十堰市“双千”工作办公室印发《深化“双千”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稳增长保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围绕政企大协同,资源大整合,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细化、实化、清单化各项任务清单。
湖北久康食品有限公司是十堰唯一一家拥有中华老字号品牌的食品企业,具有浓厚的品牌和文化价值。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食品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老旧,迟迟拓宽不了市场。这段时间,十堰市商务局的“双千”联络员王春晖接到这项考核任务后,忙着为企业找“下家”,拓销路。
湖北久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健:“他们也在积极第一时间应对,比如说目前正在与北京对口协作相关的一些老字号、全国做得比较大的积极对接,希望能够与我们久康进行资源整合、强强联手,为接下来久康的发展,打造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这个星期,王春晖先后三次到企业收集资料,沟通协调,为两家企业“初次”见面做足功课。
十堰市商务局“双千”联络员王春晖:“从企业反馈问题开始一直到问题彻底办结,我们全程安排了一名干部负责办理,这是从横向上。从纵向上,针对企业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具体到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们都安排一名专员全程负责跟进。”
同样,在湖北伏龙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软枣猕猴桃数字农旅项目基地,来自茅箭区农业局的“双千”联络员陈吉庆,正在对新栽的果苗进行技术指导。
湖北伏龙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帅:“我们发现我们这个基地的苗子,有一部分它长得比较弱,我们就跟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联系了一下。”
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销售额急剧下滑,陷入发展“瓶颈”。今年初,公司想要转型发展采摘观光农业,在陈吉庆的帮助下,成功流转15亩土地种植猕猴桃,同时对土壤改良、产品引进等操作进行技术指导。
十堰市茅箭区农业农村局“双千”联络员陈吉庆:“我们深入企业做好产业的发展调研和企业沟通,建议企业做好产业的转型发展。”
上个月陈吉庆又主动谋划,让企业顺利纳入政府“以奖代补”项目。
十堰市茅箭区农业农村局“双千”联络员陈吉庆:“以前我们只是从企业有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我们主动为企业谋划,厚植企业的增长点,为企业拓宽产业链,引导企业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力所能及帮助企业。
以钉钉子精神 解决供水难问题
出台新的考核办法,是为了传导责任、传递压力、激发活力。最近,十堰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让全体党员干部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件件梳理、一条条研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民生红利。
正在厨房里洗菜做饭的郑龙刚看着白哗哗的自来水欣喜不已,两年多了,他家所在的柯家垭安置区茂达花园“吃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十堰经开区柯家垭安置区茂达花园小区居民郑龙刚:“我们水压现在也正常了,白天晚上洗澡、做饭都不用愁了。”
茂达花园小区地处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由于地势较高,且处于供水末端,水压和水量不足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整条沿线,像郑龙刚这样用水困难的居民多达2万多户,生产用水困难的企业达50多家。
十堰经开区柯家垭安置区茂达花园小区居民郑龙刚:“有时候水供不上,平时我们在家要搞几个桶储存一点水,要不然做饭的时候就没有水。”
十堰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王一凡:“经常会出现停水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水压比较小,流速流速也不大,已经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生产以及生活用水。”
“企业吹哨、政府销号”。今年,十堰市委组织部将龙门工业园周边企业和群众用水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领办事项,并将其纳入考核,限期解决。市区两级干部多次实地走访调研,认真听取居民和企业意见建议。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程从国:“十堰市委组织部协调经开区、茅箭区、市水务公司三方研究制定了园区供水保障项目实施方案,经会商确定,由两区政府共同出资1000余万元,市水务公司负责在龙门大道沿线,新建1.5公里供水管网和加压泵站1座,同时对和谐大道供水加压泵站升级改造。”
经过短短4个多月的施工,沿线1.5公里供水主管网全部铺设完成,并连接周边和谐大道供水管网,形成双循环供水,日新增供水能力5000吨,彻底解决沿线安置区、企业、学校供水难的问题。
十堰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王一凡:“在加压站建成之后,在生产中水压压强上来了,水流流速也增大了,对生产也有了很大的保障。”
自《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出台以来,截至目前,十堰市各级党员干部共领办民生实事34089件,已办结17118件。已累计办理实事项目1860余件,带动5.7万名在职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村),帮助群众圆梦“微心愿”1.58万个。
十堰市绩效考核办科长李东:“让不同的县市区、不同的机构类别竞相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势头,实实在在推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陈赟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湖北广电十堰融媒体记者站 赵龙文 杜可飞
通讯员:徐磊 刘小利 牛亚萍 刘爱理 罗丹
新媒体编审:夏金
新媒体编辑:谢雅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