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最小”起搏器助力“最小”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亚心总医院  2021-06-24 15:56:16
分享到:

“体重”仅2克,却能保证在患者心脏停止搏动或搏动较慢时重新启动,关键这颗比花生米还小、还轻的设备还能不需充电满负荷工作至少十几年。近日,在亚心总医院院长苏晞教授的带领下,心内科团队顺利将这枚“体重”仅2克的Micra心脏起搏器植入到年仅11岁的小成(化名)体内,小成近两年来“不安分”的心终于恢复了生理性跳动。

成功植入“最小”起搏器的小成,也是目前全国植入Micra心脏起搏器年纪最小的患者。

今年11岁的小成前几年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心律失常,因为平时生活中并未感到不适,所以家人也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近日,小成突然出现间断性头晕,持续了几个月仍不见好转,前往当地医院住院保守治疗后,效果均不明显。在朋友的推荐下,小成的父母带他来到亚心总医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显示:PR间期延长+二度房室阻滞(I型)+间歇性高度房室阻滞。通俗点说,就是小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结果导致心室跳动不足,全身循环供血受到了影响。考虑到孩子年纪较小,传统起搏器存在导线和皮下囊袋,有可能其对升学,就业和婚姻造成影响。苏晞教授和医院心内科专家一致认为,为小成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对孩子来说,可能更好。

虽然,亚心总医院已经成功完成多例成人无导线起搏器,其中最高龄患者年龄高达98岁。但是面对11岁的孩子,还是头一回做这种决定。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身高、体重的儿童进行起搏器植入都需要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医生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所面临的的巨大难题。

“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性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数次起搏器升级、更换等情况,对于儿童起搏器的植入方式、起搏器导线植入部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都应进行个体化评估及综合考量,以提供最优化植入方案,为患儿争取长期获益并提高生存质量。”苏晞教授说道。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医生通过穿刺患者股静脉,术中进行股静脉穿刺,将Micra起搏器通过导管顺利植入到心脏内部——右心室室间隔中部,手术全程仅用时30分钟。术后6小时,小成就能下床活动,术后3天,恢复健康的小成便开开心心地出院了。

“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患者需要卧床2-3天,术后5-6天才可出院,Micra无导线起搏器术后6-8小时患者就可下床活动,第2-3天即可出院的优势十分明显。”苏晞教授解释。“Micra无导线起搏器使用寿命约16-18年,且最多可植入3个无导线起搏器,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以后可以再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传统起搏器。”苏晞教授补充。

据悉,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心脏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不用在胸前“开口子”,而是通过静脉穿刺,把小小的起搏器从血管里送到心腔内部,具有无切口、无伤疤、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在植入后几乎没有异物感。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更推荐哪些人?

1.老人:年纪较大的人群植入传统起搏器,手术风险会相应增高;

2.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存在肺气肿、肺大泡、或肾功能不全等的病人,合并症风险较高;

3.青少年:年轻人植入传统起搏器后,体内的导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建议优先植入Micra;

4.解剖受限的患者:如既往有多次起搏器植入造成血管阻塞,无法从前胸部植入传统起搏器的患者;

5.有美观需求的患者:不愿在前胸留下疤痕囊袋及导线植入的患者。


通讯员:彭祎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杜若希


责任编辑 杜若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