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竹溪:有机茶飘香国内外市场

  2021-06-08 22:10:55
分享到: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全国1500多家茶叶企业与国外茶商齐聚于此,来自湖北竹溪大山深处的茶叶大放异彩。

湖北竹溪县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与浙江一家茶叶出口企业签订了200吨黑茶初加工合同,竹溪县梅子垭茶业有限公司与上海一家企业签订了20吨茶多酚出口加工协议。与此同时,竹溪四点灵茶叶有限公司与外地企业合作兴建的三条黑茶、红茶生产线正在紧张的加工。今年下半年,竹溪生产的黑茶将出口俄罗斯、蒙古和欧美国家。梅子垭茶叶公司生产的茶多酚、茶儿素、茶叶提取物等茶产品将出口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

初夏的竹溪,万山葱茏 群峰叠翠。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一行一行茶叶像绿色绸带环绕山间,望不到尽头,微风拂过,茶香四溢。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区,正处在北纬31°茶叶生长的黄金线上,年平均气温12℃至16℃,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造就了高品质的竹溪茶叶。近几年竹溪县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走三产融合之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构建茶叶产业发展链条,推动茶叶经济稳步增长,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县茶叶生产风生水起。全县310个村,有290个村种植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120个,茶叶产量达到8900吨;全县每年茶叶收入13亿元,综合收益31亿元。涌现出162家茶叶种植加工企业,10多万农民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产业链上稳就业忙增收,形成了全产业链经营。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红茶、黑茶、砖茶、茶叶提取物、茶工艺品等品种,产品由单一的绿茶向白茶、红茶、黑茶、茶食品、茶叶提取物等多元化深加工方向发展;企业由单一的茶叶生产转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竹溪茶产业完成了从绿茶到红茶,变喝茶到吃茶,由吃茶到赏茶的蝶变。

在竹溪茶业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竹溪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税务人员忙碌的身影。全县162家茶叶加工企业税务部门用心服务,全力护航,针对全县茶叶种植加工企业推广的“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税务人员到田间地头为茶农宣讲农产品减免税政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税收优惠政策服务。湖北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围绕市场搞开发,推陈出新,研发出高附加值的茶多酚、茶儿素、茶微粉、茶食品等茶叶提取物,产品销往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成为湖北省用新技术深度开发茶叶的高新企业。税务人员上门宣讲出口退税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提升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竹溪县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对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清单,线上线下及时提供全方位服务,税务人员在和朋友聊天中了解到,宜昌有家茶企有意向收购竹溪大叶茶,立即把这个信息反馈给竹溪龙王垭茶业公司,通过牵线搭桥,投资了3000万元在竹溪建立黑茶初加工分公司,今年已出口黑茶50多吨。

采摘尖尖芽,富了万千户。片片茶叶成为竹溪县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把山当田种,把茶当粮管,茶叶正让竹溪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占据了竹溪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竹溪县加大服务支持力度,支持茶叶企业健康发展,延伸产品链,拓展空间链,提升价值链。全县29家茶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机认证3.5万亩,无公害认证达到10多万亩;龙王垭茶叶公司不仅获得茶叶欧盟认证,还获得自营出口权。竹溪县税务部门在“问需走访办实事”活动中,针对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因户施策,用好用活减税降费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打造中国高香型有机绿茶大县、绿茶出口县,让竹溪县茶叶走出国门,飘香一带一路。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 通讯员 付延峰 王忠武 责任编辑  李小涵)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