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90岁老教授:一生用心传党史 言传诲人终不倦

  2021-06-05 19:19:51
分享到: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这样一位老人:虽然90岁高龄,但仍坚持在党史研究和传播的一线,把党视为自己的“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这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看到这句话后,那我兴奋得不得了。”

每当毛磊拿起这本《中国共产党简史》,第32页上这段关于中共五大历史地位的论述都让他自豪不已。回顾过往,党史学界普遍认为“五大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一观点影响甚远,而位于武汉的中共五大旧址也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1981年,毛磊与其他两位研究者一起撰写论文《试论中共五大的历史地位》,顶着来自各方巨大的压力和被列为右倾投降主义分子的风险,从宏观角度和长远视野论述了包括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等中共五大的十点历史功绩。最终,中央采纳了他的意见,为中共五大的历史地位正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我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作为武汉地区的党史工作者,五大又是在武汉召开的,责无旁贷地应该去完成这个工作。”

责任来源于对党热爱的初心。1931年,老人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封建家庭,青年时,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的压迫让他成了一个流浪街头的孩子。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45年,当时日本帝国侵略者入侵河南,刺刀距离他的身体只有几公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日本帝国主义杀我就差几秒钟,刺刀都上上去了,结果八路军硬是打过来了,所以说是八路军救了我的命。”

一次生死交集,让毛磊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共产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十几年流浪儿的他深信共产党就是自己的家,也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既然回到家了,我就爱这个家,也就爱这个党。因为新旧社会一对比,我就觉得共产党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一定要争取参加共产党。”

1951年,正值朝鲜战争期间,为了表明入党决心,正在读高一的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

拿着当时的老照片,毛磊教授向记者指出照片中的自己,“当时我们觉得上前线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光荣,严格讲我是火线入党。”

后来因为战势变化,他没能上到前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后,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作为研究方向,一干就是70多年。如今90岁高龄的老人,每个月都还会至少讲授两堂党课。课桌前神采奕奕的他,下课后却需要在旁人的搀扶下平躺在沙发上休憩。

毛磊教授学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委员项晨光:“如果说你不热爱党的话,不可能一辈子为职责育人,为党史研究,呼号了一辈子。”

在大学任教多年,毛磊教授却依旧甘于清贫,他的工资,大部分用来补贴编著出版党史书籍。几年前,认购学校新宿舍的4万块钱,老人都没能拿出来,然而,这些年他向学校捐赠的书籍,就有1500多册,总价高达几十万元。

毛磊教授爱人胡银辉:“他去政协开会,去台湾周开会,都是很高规格的会议。但是他不要车接车送,都是自己拿老年证搭车,早几年80多岁,都是自己搭车。”

毛磊教授说,作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党史研究者,个人的得失不重要,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更多青年人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如果青年人不培养好,这个党没有希望,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写的文章就是青春万岁。所以共产党向来都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向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