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探寻简体汉字的演进: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运动

读档微信号  2016-08-02 18:59:51
分享到:

 

早期的汉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因此描绘物体的精细程度各不相同。在甲骨文中,一些字就同时存在简繁之分。隶书篆书的简化,行书草书是隶书的简化,简体字是楷书的简化。汉字的文字形体是汉朝定型的,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称之为“汉字”。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的文件都用简体字。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第一批简体字表(一)

 

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与文字简化运动相得益彰,成为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

 

与此同时,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准,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字获得许多知识分子的赞成。著名的国学家胡适也极为支持。1923年,胡适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卷头言》中说:“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学者的建议引起蒋介石的关注。他找来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询问汉字简化的可行性,并指示逐步推行简体字。

 

第一批简体字表(二)

 

1935年6月,钱玄同在其所编的《简体字谱》中选出1300余字编成《常用简体字表》,送交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通过其中的1230字并准备推行。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也就是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的324个字谱(如下图)。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的《简体字表》第一表,业已收录简化汉字1700个。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才被迫停止。

 

来源:读档微信号 作者:汤群

 

原文链接:探寻简体汉字的演进: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运动

 

(责任编辑:朱熠 实习编辑:刘肖璇)

责任编辑 长江云记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