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里的十万个为什么62 | 乡镇企业发展为什么会形成“苏南模式”?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出路
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生机蓬勃、干劲十足的新力量,这就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农村改革中史料未及的收获,被邓小平赞誉为“异军突起”。1987年,他在会见外宾时对乡镇企业评价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邓小平
乡镇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过了农村副业、社队企业、乡镇企业三个阶段。农村副业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雏形和基础。建国初期,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各地农业合作社陆续兴办了一批生产设备简单的小作坊式工场,从事各种工副业生产。然而,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大炼钢铁、大办工业活动,脱离了农村实际,过多地占用劳动力,不但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也使农村工业的发展也转入了低谷。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社队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到了1984年,为了适应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这一新情况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农村的“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同时指出:“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文件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在发展方向上要给予积极引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对乡镇企业要和国营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至此,乡镇企业正式获得了认可,开始蓬勃发展的局面。在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集体兴办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全面进步的苏南模式,以个体经济为主、以家庭工业为主的温州模式,还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珠江模式。
乡镇企业发展为什么会形成“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在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这里创造了以乡村集体企业兴旺发达为标志的“苏南模式”。
费孝通
“苏南模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费孝通教授于1983年底提出:“我感到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可以称为一个‘模式’”。后来,他在《对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的新认识——四年思路回顾》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我所说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江苏南部地区兴起的以乡、村两级集体所有制企业为支柱,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通过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来带动农村经济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乡镇企业的兴起与“苏南模式”的产生,决非偶然,它是由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所决定的。早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地区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
计划经济时期搞集体经济的传统和基础,为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和必要的资金。同时,苏南地区毗邻上海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苏南地区的农民与这些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有密切的联系,接受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队企业的发展明确支持,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步入大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苏南地区在农民率先创办乡镇企业的伟大创举中自我崛起。“苏南模式”在中央的肯定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成为各地追捧和仿效的对象。以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凭借着以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来源 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邓小平文选》 责任编辑 骆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