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下乡开展疫情防控意外殉职,恩施一乡干部生命定格在33岁

  2021-01-28 18:40:07
分享到:

“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三大义务、恩施州纪委关于严明疫情防控纪律要求、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知识……” 1月18日,在恩施市新塘乡应急办工作人员胡楚星的朋友圈,这些内容成为他最后一条动态。

1月19日,胡楚星在下乡开展疫情防控、冬季用火安全巡查时发生交通意外事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殉职。

他宝贵的生命,被定格在33岁。

用生命书写使命。来自宜昌的他,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扶贫干部、纪检监察干部、基层干部的赞歌。

应急安全岗的“细心人”

不高的个头,微胖的身躯,圆圆的脸上时刻洋溢着暖暖的笑容。常年一身休闲服、一个公文包是胡楚星的标配。

1月19日,胡楚星与新塘乡派出所两名干警在下乡开展疫情防控、冬季用火安全巡查时,行至保水溪村与校场坝村交界处干槽湾路段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虽经全力抢救,胡楚星还是走了。

“每次出门都说马上回来,这次却再也没能回来。”乡应急办工作人员廖凤英眼圈微微有些发红,“当天上班时还在说,疫情防控和冬季用火安全是近期的重点工作,要加强宣传和巡查,谁知道下午就出了意外……”

翻开胡楚星的笔记本,5起火灾事故被他记录在最后一页,右手残疾的他,只能用左手写字,5个大大的“火”字强劲有力。

5起火灾事故是近年来新塘乡发生的真实案例,为了更好地以案说法,胡楚星特意写在笔记本上,下乡走访时,就用这些身边的案例警示群众注意秋冬季用火安全。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容不得一点马虎大意”也成为胡楚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他就职于新塘乡原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近4年的时间里,他总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份工作。

2020年12月,胡楚星因工作需要回到了他几年前的工作岗位——应急管理办公室。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应急安全岗的一名“老干部”。

一台电脑、几个笔记本、一块吃了一半的面包,还有最后陪同他下乡多年磨损严重的公文包……胡楚星的办公桌,看着稍显杂乱。

在其中的一本工作日志里,还记录着他2016年工作时的笔记,每一项工作、每一次会议精神记录清晰、细致明了。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天气晴,收听收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阴天,危岩体排查。”

2021年1月7日,恩施骤降暴雪,新塘乡多处地段也成为危险地段。这一天,胡楚星的朋友圈更新了12条应急保通畅的工作动态。

扶贫道路上的“贴心人”

滴,滴,滴……1月20日凌晨2时,茆山村村民周远菊被新塘乡茶叶产业发展交流群里连续几十条信息惊醒,那个她熟悉的楚星大哥走了。

怔怔地看着不断闪烁的消息,周远菊眼前浮现出2018年10月9日第一次看到胡楚星的样子:一件黑T恤,一双运动鞋,一个普通的公文包,一脸灿烂的笑容。

一见面就客气地打着招呼,介绍自己的身份,然后走进家里,堂屋、厨房、卧室,楼上楼下仔仔细细地看,不停问这问那,认认真真地记录。

来到机器旁,胡楚星问,“你这个粉碎机是不是有问题啊?”周远菊答道,“还是十多年前的陪嫁,老旧了,有些漏电。”

这一天,胡楚星正式成为周远菊的帮扶责任人;这一天,胡楚星把周远菊和另外9户帮助对象放在了心里;也在这一天,他们成了贴心的“亲戚”。

让周远菊没想到的是,三天后,胡楚星又来了,平常走路来入户的他,特意请了个车,车上载着新买的粉碎机。

“他一再叮嘱我,一定要早点安装好,漏电不安全。”周远菊擦擦眼角的泪水,声音有些哽咽,“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是啊,没想到,余洪清老人清晰记得,胡楚星最后一次到他家走访是2020年11月9日,“来的那天还在跟我们老两口说,现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叮嘱我们不要聚集,少上街。”

在余洪清的记忆中,胡楚星每次过来走访,手里都会提着一些东西,有牙膏、洗洁精,有毛巾、口罩,还有小孩喜欢的零食,这都是他带给帮扶对象的小礼物。不仅如此,他每年都会准时上门来帮老两口办理养老保险生存认证。

▲胡楚星(左)在村民家走访

他是个好人,每个村民都这样说。

茆山村村民潘勇提起胡楚星连连称赞,每次胡楚星去组里走访时,都要经过他家门口。“他从大路上下车,然后步行入组,总要到我家里小坐片刻,聊聊家常,在路上或者街上碰见了也会热情地打招呼。”

产业发展的“引路人”

过秤、结账、归篓……2020年4月1日晚,随着最后一筐鲜叶装车,胡楚星和新塘乡农办主任钟志明追着月光返程。

茶叶是新塘乡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万余亩。但乡域面积广、茶农分散,全乡仅有保水溪村一家茶厂收茶,受疫情影响,茶农卖茶难、茶厂收购压力大。

胡楚星、钟志明主动请缨化身“收茶二人组”,没日没夜地忙活起来。

“他随身带着喇叭,一到沿线就喊‘收茶啦,收茶啦’,老百姓一听到声音,马上就把东西送到点上。”峁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刘乾志回忆说。

每天下午6点,“护茶二人组”的面包车准时到达峁山村,随后沿龚家坪、保水溪、新塘居委会等村(居)一线收购,最后将茶叶送到茶厂,一趟走下来至少四五个小时。

“最远的黄石板组、顶坪组,哪怕只有一户茶农采摘,他们也照样去收。”峁山村村支部书记、主任朱熹感叹,“送完茶至少凌晨一两点,但楚星没叫过苦,每日如此。”

在新塘乡茶叶产业发展交流群里,胡楚星发布的通知细致又体贴:“今天最高气温35度,采茶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采的茶要等到收茶之前再用容器或口袋盛装……”

除了解答群众疑问,他还定时通知收茶线路和具体时间,避免群众跑空。

因右手不便,胡楚星负责验茶叶品质、算账付款。卖茶的人多,但他从未因此不耐烦。

一边收购,一边解难。

收购过程中,两人发现有茶农不愿采或采摘质量不高等问题,第一时间汇报。乡里迅速组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到各村指导采摘,并安排“尖刀班”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胡楚星也不忘当好“劝导员”,鼓励老百姓多挣一份收益。

4月28日被胡楚星称为“收茶以来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一天”。那天,在他的努力下,新塘居委会的茶农们开始采摘芽茶,他由衷为群众感到高兴。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胡楚星发布朋友圈记录,照片里,茶农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从3月21日到6月20日,胡楚星两人共收鲜叶2万余斤,支付群众43万余元,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10月,他回到峁山村,拍下新发展的沿江茶园,用镜头记录山野间的满目苍翠——那是百姓的希望之叶。

青山垂泪,绿水呜咽。

他离开了,但采过的层层茶园依然繁茂,留待初春发出第一茬新芽;

他离开了,但走过的村村寨寨更加富裕,向着乡村振兴大跃步前进;

他离开了,但他温暖的笑容、平凡的坚守、不变的初心被山水铭记。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责任编辑 范一琳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