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石化乡村加油站 服务恩施大“三农”

  2021-01-28 10:35:14
分享到:

“正忙着剪茶呢,机器突然没油了,给黄站长一个电话,不到10分钟就把油送来了,帮了我大忙啊”。在恩施芭蕉乡枫香坡村,正在修剪茶园的农民老刘感激地说。

芭蕉乡是恩施有名的茶叶之乡,春秋季节,茶农修剪茶园、采摘茶叶,仅农机用油这一块,加油站每月供应量都在20吨以上。“我们的员工都是随叫随到的‘送油郎’,经常是四乡八岭跑工地、沙场、茶厂,送油上门,既为农户节约了额外开支,也给乡亲们提供方便” 中国石化芭蕉加油站站长黄叶华介绍说。

中国石化恩施石油在营的106座加油站中有64座遍布于恩施八百里山川的偏远乡村。多年来,这些乡村加油站服务着农业、农村、农民,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服务村民,他们24小时不停歇

2021年元月16日,天刚蒙蒙亮,位于大山深处的咸丰清坪加油站站长严自钧和父亲严明超早已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乡村小站,营业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到下午6点,但乡亲们没得固定的作息时间。我们经常都是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为营业作准备,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忙碌着。我们受点累不算什么,多给乡亲们行个方便。”老严一边擦拭加油机一边说。

下午5点多,忙碌了一天的父子俩还没来得及吃中午饭,严自均突然接到高峰村建兴石材厂陈厂长打来求助电话:“严站长,我现在急需用油,不然明天石材厂就开不了工,麻烦你想办法送一车油过来。” 严自均很纠结,天马上黑了,石材厂又在深山里,山路崎岖,路面很快会结冰。而只有父亲有油罐车驾驶执照,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劳累了一天再送油吃不消。他犹豫了一会还是向父亲说明了情况。

“不管多晚,咱也得把油送过去,不能让厂里停工。”父亲坚定地说。

找车、灌油,21时,父子俩开着装有5000升柴油的油罐车,向30公里外的石厂出发。到达工厂时,已经22时了。“辛苦你们了,这天寒地冻的,路上又不好走,我真怕你们今天不来送油。感谢你们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陈厂长感动地说。

在这座中石化乡村小站,儿子小严是站长,父亲老严是员工,父子俩每年为清坪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加油200万升以上。

村民有难,他们挺身而出

“颜经理,永兴加油站的大米、食用油、口罩全断货了,村民们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到货,能不能从城区加油站帮我们调剂一些?” 2月7日早上,位于利川柏杨镇的中石化永兴加油站站长周文华给时任利川石油经理颜永打电话。

在疫情最严重时期,村民购买生活物资困难,周站长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主动申请充当“搬运工”,开展站间物资调拨,前往疫情封闭的站点运送货物,他在岗值守50多天没回家,没休息一天,身上的工作服常常是晚上洗了烤干,第二天穿上继续工作。

2020年初,疫情肆虐,高速封路、道路受阻,大部分商铺关门歇业,村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中国石化恩施石油利用央企的渠道优势和网络优势,迅速与炼油厂、铁路运输部门协调,跟踪成品油装车出厂和物流运输,组织生产生活物资进货,协调中央仓、邮政物流、危货运输公司、地方防疫指挥部,开通运输绿色通道,将60多座偏远乡村加油站成品油、便利店商品、口罩等防疫物资顺利配送到位。同时,站长们主动协调乡政府、村委会,进入当地政府、村民物资采购群,及时在群里发布加油站各类商品名目,收集村民需求,一一打包好后,再委托各村指定的物资采购人员送货上门,迅速将乡镇加油站“变身”成了村民生活物资保供站 。

复工复产,他们主动作为

“田站长,你们是不是开始动员烟农移栽烟苗了啊?如果烟农需要用油,我们一起协调政府防疫指挥部,确定专车专人到站加油,然后再分别送到田间地头。”2020年2月14日清早,宣恩长潭河加油站站长肖俊杰给当地烟草站的负责人打去电话,洽谈为烟农供油事宜。疫情还在肆虐,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能停下。肖站长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烟草站大力配合和镇政府的支持,当天即分期分批为110户烟农加注柴油2687升、汽油2814升,共计210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素有“烟草王国”之称。当地农民主要以种植烟叶为主,年烟草种植面积达50余万亩,需柴油近万吨。为服务好春耕生产,解决疫情期间农业机械用油困难,中国石化恩施石油防疫、保供两不误,安排部署全州60多座乡村加油站主动与当地政府防疫指挥部、烟草站、农技站沟通协调,促成各级各部门组织车辆、人员为农民集中采购配送油品,给农民吃下了恢复生产的“定心丸”。

加油站,乡亲们的生活“驿站”

“冉站长,我的菜已下锅,家里没盐了!能不能帮我送几袋过来啊?”经常来加油站购买米面油的叶婆婆打来电话。冉英立马叫来一辆“摩的”送过去,解了叶婆婆的燃眉之急。

位于鄂渝交界大山深处的中石化利川谋道加油站,站长冉英的手机号就是服务热线,乡亲们碰到困难总喜欢向她求援。她带领员工在加油站大力推行“便民服务”“上门服务”。乡亲们车子没油了,一个电话就免费送到;车子出故障了,一个电话就联系师傅上门 。

“再进5桶抗磨液压油,村里的采石场需要。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大雪封山,我得提前备好村民们过冬需要的物资,在防凝剂、副食百货上多进些货”。10月份,位于海拔1700米高山上的中石化利川鱼泉口加油站站长方勇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每一位在加油站加过油、购过物的村民,方站长都为他们建有详细的档案。哪家有什么车加什么品号的油、喜欢吃哪种大米、抽的什么烟、喝的什么酒等,方站长心中都有数。他会根据村民的喜好,提前安排好进货。只要是乡亲们有需要,无论路有多远,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第一时间送货上门,车子进不去的地儿,就用脚走肩扛,村民们也都享受着“货到付款”的超值服务,谁的家里缺点啥,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在中石化恩施乡村加油站,每座站都建有这样的客户档案。各站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季节特点、农村农民消费习惯,随时进行商品补货、调拨,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加油站有新品、公司有优惠,都及时给乡亲们发去信息,为村民带来实惠。  

乡村小站,不再仅仅是一座加油站,更是村民的一个“生活驿站”。寒来暑往,为南来北往的车辆服务,为乡亲们提供充足物资,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加油。

(记者 邓年胜,通讯员 张 惠  责任编辑 张冉)

责任编辑 张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