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郧阳:脱贫攻坚路上的铿锵足音

  2021-01-27 12:45:13
分享到: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连接无数村民致富梦;

一个个香菇、袜业扶贫车间让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一排排新建房屋让贫困户告别往日危房,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郧阳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标准,按照“六个精准”“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政策落实,千方百计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把农特产品转化为商品、把村庄田园转化为景区、把农事转化为干部家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截至2020年10月底,郧阳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7038元增加到2019年的11300元,年均增长9.9%。2019年底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35%”的成绩通过省贫困县脱贫摘帽验收,2020年4月23日省政府批准郧阳区退出贫困县。

决战贫困 凝聚攻坚最强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区委区政府、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区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郧阳区落地生根。

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区“四大家”主要领导按区域牵头督导四大片区,包联乡镇及重点贫困村,成立20个乡镇(场)战区党委、340个村级指战所,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区委书记遍访85个贫困村,乡镇、村两级书记遍访贫困户,提升扶贫工作精准度和贫困群众满意度。

组建21个行业扶贫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确区直各行业扶贫部门职责任务,出台行业部门支持政策,从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力量集中等方面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通过视频调度、述责述效,凝聚工作合力、提高工作质效。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组织部联合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代表委员在行动”活动,全区“两代表一委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区纪委把扶贫领域作为监督执纪主战场,常态监督、全面护航,为脱贫攻坚出智出力。

派驻340支驻村工作队,1078名工作队员常年驻村,选派1715名科股级干部担任贫困村村民小组第一小组长,1.3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4.8万户贫困户,形成了“区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第一小组长包组、帮扶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体系。做好水利部定点扶贫及省直17家定点扶贫、对口协作单位的对接服务工作,直接向郧阳区投入帮扶资金2580余万元、项目资金12.5亿元,帮助销售扶贫产品3282.15万元,撬动社会投入资金35亿元。

落实政策 扶贫济困全面保障

郧阳区将稳定实现贫困人口 “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精准扶贫重点内容,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针对务工经济,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资源,采用“订单、定向、定岗”的形式,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1人,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7310人。疫情期间“点对点”输送市内省外务工10批次7905人,目前共转移贫困人口就业57317人,比2019年的55955人增加了2%。开发公益岗位兜底就业,护村、护路、护林、保洁、养老护理、村(社区)劳动保障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达4159个。截至10月底,全区48456名贫困劳动力享受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推荐等就业帮扶,9750人享受创业扶持,27120人享受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和生活补助。

推行“1+2+N”产业扶贫模式,发展香菇、袜业两大主导产业。建成食用菌循环经济扶贫产业示范园、智能化四季出菇工厂和香菇交易市场,建设香菇制棒扶贫车间28个、各类出菇棚4.9万个,年发展香菇3500万棒。引进袜业生产及上下游企业26家,在全区19个乡镇建袜业车间14.2万平方米,到位袜机5066台,日产袜子80万双。联合78家农业龙头企业组建食用菌、有机粮油、产业、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水产品、饮料产品、林果、农业服务行业十大产业联盟,新发展设施蔬菜、油橄榄、小水果、红薯等产业基地19.7万亩,全区新老产业基地面积达80万亩,畜禽养殖达606万头(只)。

建设郧阳区消费扶贫运营中心、供应链中心,建成消费扶贫专馆6家、专柜专区4家,线下集中展示销售扶贫产品。各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帮助销售扶贫产品3200多万元,区内273个预算单位采购账号全部激活,干部职工人均采购扶贫产品不少于500元。对接资源培育农民网红,累计举办直播带货活动12场,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云签约”销售橄榄油2000万元项目,让香菇、红薯粉条、玉米糁等农特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实现消费扶贫总额4.2亿元。

实施生态扶贫“三个一百工程”,培育一百家林业苗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一百个林业苗圃基地、85个贫困村各发展苗木100亩以上,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生态修复、植树造林44.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24%。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贫困户退耕还林资金1627.54万元、补偿贫困户生态公益林资金2036.54万元。聘用3599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

“十三五”期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达21912户63495人,通过全域大集中、全员大产业、全优大配套和进城就近务工、进园服务创业、进镇发展产业、进中心村灵活创业、进幸福院兜底保障 “三大五进”模式,共建成安置点354个,青龙泉社区成为全省最大的易迁单体项目。精准改造农村危房2.2万户,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房屋。对非唯一住房或父母未与子女同住的,统筹实施改房、改水、改厕工程,实现了“人不住危房”目标。

健全“双线四包”控辍保学责任制,形成“政府一条线”“教育一条线”防流控辍工作格局,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远程教育、医教结合等方式,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在城区建设四至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开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随迁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就近入学,公平接受义务教育。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资助资金3027.5万元,资助学生59981人次,实现贫困学生应助尽助。

建立贫困人口住院费用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保障机制,统筹财政资金按照每人60元标准对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纳实行定额补贴,对“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实行全额补助,按照每人300元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全覆盖,参保缴费资助全覆盖。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全覆盖,慢性病签约履约服务、33种慢性病门诊补偿、30种大病集中救治全覆盖。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提升兜底保障水平,推进扶贫线、低保线“双线合一”,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4元,农村特困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至最高每人每年11040元、8040元。“十三五”期间,全区发放农村低保金约3.42亿元、年均保障3.6万余人,发放五保供养金约2.4亿元;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约4600万元,年均救助4700余人次;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每年发放7600余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约500万元,发放12600余名残疾人护理补贴1550余万元;足额兑现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金。在农村建设20个标准化乡镇幸福院,在人口集中点建设“安幼养老日间照料中心”216个,在76所中小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符合条件的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价格补贴2449.38万元。

补齐短板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对标中央交通、水利、电力、网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三通四有”到村工程和“三改两加强一落实”到户工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201.2公里、启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1067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748.921公里。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90处、铺设饮水管道5000余公里、改水入户11.39万户,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全覆盖。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269.543公里、380伏线路3006.553公里,新增及更换配变1759台、容量186080千伏安。建成各类通信基站1090余座、固定宽带入户19.13万户、移动互联网入户23.96万户、架设宽带光缆1.3万公里,光纤宽带村村通、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4G信号网络有效覆盖全区340个贫困村。新建或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建设农家书屋410个,建成标准化村(社区)公共服务站209个。

落实包户干部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十个一”工作任务,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力推进扶贫车间进乡村、扶贫作坊进农户,建成香菇、袜业等扶贫车间143个,培育汽车坐垫、服装玩具等扶贫小作坊1750个,带动5957名弱劳力家门口就业。发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作用,把贫困户有限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安心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活力工程”、“三色工程”,投资近亿元全覆盖提档升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强化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97个,派聘村党组织书记68名,引回能人175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811名,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226名。

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开展送法、送戏、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政策下乡活动700余场次,评选出十大脱贫明星户、300户脱贫示范户、4005户十星级文明农户,开展家风家规大培育、家庭环境大整治、家庭万元增收项目大落地“三家建设”和“五个讲清楚”活动,先后建成山跟前、云彩山、清凉寺等美丽乡村30个。

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全省人社就业扶贫现场会、全省驻村帮扶现场会、全省定点扶贫现场会等会议相继在郧阳区召开,金融扶贫经验连续四年在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上交流,杨溪铺镇鲍沟村扶贫小额信贷案例录入《扶贫小额信贷——破解贫困人口贷款难题的中国实践》,袜业扶贫经验入选全国2019年十大产业扶贫案例,发展香菇产业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经验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导引推介,脱贫攻坚主要成就在中央电视台建国70周年大型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展播。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通讯员 兰昌林 邹磊 姬廷顺 责任编辑 谢雅静) 

责任编辑 谢雅静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