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州:系统协同走在前列,整体推进乡村振兴

云上襄州  2020-12-31 14:48:16
分享到:

在12月11日的襄州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襄州区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目标: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总牵引,坚持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贯通制约乡村振兴的痛点堵点难点,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着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从 “一片七点”到“面优为体”,打造立体、生动、鲜活的示范样板

乡村建设怎么干?襄州区明确提出: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的思路,抓牢规划编制、规范治理、常态保持等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从“一片七点”到“面优为体”,襄州区坚持高位推动、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正着力打造立体、生动、鲜活的示范样板,初步形成了“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实施顶格战法,即在谋划协调方面上提一格,在推动落实方面下沉一级,大力推动决策运行流程再造,探索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考虑乡村千差万别的发展面貌,襄州区按照沿山海河、平原和城郊等不同区域乡村发展路径,积极构建土地规模化、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机制,着力让农业获得产业平均利润率、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均等公共服务,探索一条“四化”同步中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子。

之前,襄州区加快以伙牌镇区为“一片”,朱集镇四新村、古驿镇吕镇村等7个村为“七点”,建设新农村试点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年投入近亿元,大开大阖的新农村建设,拉开“集镇襄州”向“都市襄州”转变的序幕,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众多乡村魅力再现,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襄州区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的思路,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打造“五村一联”小循环示范线;以全域推进、整体提升为出发点,让“苗圃”变成“树林”;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核心,统筹兼顾,既扮靓“面子”,又提升“里子”;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形成整体,走出了一条“农村美、农民富、有内涵、有品位”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快”字为先,高效推进。该区坚持高质量规划,及时出台《襄州区镇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做好村庄分级规划编制,并督促规划早编制、早审定、早实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少走弯路,已初步形成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

“全”字为基,系统编制。该区坚持全域编制,把全区村庄归为260个集聚提升类、58个城郊融合类、21个特色保护类、24个搬迁撤并类,以“一轴”(316国道)、“两门”(龙王西大门、双沟东大门)、“三线”(村际线、城际线、河岸线)、“四口”(龙王、黄集、双沟、峪山等四个高速公路出口)等为重要节点,编制长约70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做到村内微循环、镇域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注重全面衔接,统筹土地、交通等行业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村庄建设、产业规划、社会功能布局等“多规合一”,确保“一张图”管到底。

从“四大战役”到常态化推进,抓实多元共治、多主体参与的行动实践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怎么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示范村的建设,规划先行,然后通过规范治理,达到预期效果,抓治理,实现多元共治、多主体参与,并通过长效化管护的机制建设、常态化保持的行动实践,形成长期性成果。

协同发力,协调发展。该区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由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调度各方资源力量,打破条块分割,整合为统一的“作战兵团”。实施机关党组织帮扶等行动,更大范围发挥群团组织和农民群众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营造出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浓厚氛围。抓镇促村,全域提升。该区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推动各类组织和资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实现乡村发展融合、服务融合、治理融合。

河道清爽、道路干净、村容整洁……按照“拆通畅、码整齐、扫干净、清沟渠、保常态”的目标要求,该区每年坚持实施以农村清洁家园“春季战役”“清爽行动”“秋冬战役”“百日攻坚行动”为主题的四大战役,持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带来新变化。

常态化整治,实现管护长效。该区坚持“镇主导、村主责、村民主体”的原则,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巡查联动机制,严格执行环卫保洁员、河道巡查员、森林管护员、垃圾清运员、环境监管员“五员”合一制度,完善“户分拣、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落实好每村每年5万元管护经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出台考核、评比、奖励方案,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能保持、能提升。

常态化动员,实现参与长效。该区积极探索“领头雁”聚民意、“诸葛会”聚民智、“乡土情”聚民力、“红手印”聚民约、“荣誉墙”聚民心等共建共治机制,引导各村制定完善“一事一议”“门前三保”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评比活动,充分利用“以奖代补”政策,引导村民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办、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行动自觉。探索建设“共享菜园”,对绿化占用农户菜园空间进行集中补偿,实现增补灵活、集约高效。同时,在房前屋后建设“小三园”(菜园、花园、果园)19090个,既美化了环境,又发展了庭院经济。

常态化督查,实现压责长效。坚持工作督查、日常督导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发现问题,汇总交办整改。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布“红黑榜”,点式督办,倒逼责任落实。出台《襄州区四级考评工作机制》,对排名靠前的镇颁发奖金320万元,对排名末位的镇进行约谈。

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该区还注重把遵循规律和因地制宜结合好,既解决共性问题,又讲好个性故事。通过一个个示范村建设,逐渐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实现多点突破、多点开花。通过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动全区农业发展强起来、农村建设美起来,经过“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路径,构建美丽乡村全覆盖发展格局,把预设的“效果图”变成美好的“实景图”。

从解决共性问题到讲好个性故事,实现增颜值、提气质的美丽宜居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村级卫生室等不断地在乡村服务中展现出魅力。该区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聚焦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大力开展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六化”工程。积极整合项目资金6.2亿元,每年安排40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撬动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按照“1+X”要求,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建设25个,配套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村级卫生室。

培育产业,增强动力。按照“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深入挖掘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让美丽乡村建设更有活力。“李营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传统养殖技术,连片打造千亩观赏鱼养殖基地;何岗村引进幸达鑫家庭农场、绿神农业公司等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3000多亩,‘租赁经济+务工经济’直接带动村民户平增收1万多元。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该区张家集镇党委书记江海军娓娓道来。

该区张家集镇按照“有广场、有驿站、有公厕、有业态、有精品线路”的“五个有”标准推进乡村建设中,用心探索“闲置小院复活工程”,通过征收、租赁、共享、股份四种模式,把农民闲置小院整合到合作社,赋予文化,发展主题民宿、民俗体验等乡村新业态。该区探索建设“共享菜园”,对绿化占用农户菜园空间进行集中补偿,实现增补灵活、集约高效,房前屋后建设“小三园”(菜园、花园、果园)19090个,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让美丽宜居乡村创造美丽经济。

擦亮品牌,讲好故事。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统一标准外,鼓励各地凸显自身特色、讲好乡土故事,让村庄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邵棚村创办“槐乡家园”村级文化馆,大力打造“槐乡文化”;郑张营村用废旧拖拉机、老酒坛等乡村元素打造景观带和小广场,发展休闲旅游;佘营村“修旧如旧”,建设乡村民俗馆和生态公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平台思维,优化资源配置,襄州区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搭平台扩开放、建机制优环境等,引导更多更好资源投向乡村。该区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着眼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全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率达到48%,有效解决农业规模经济问题,用活全方位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改造提升乡村发展面貌,初步形成畜禽水产品加工、粮油精深加工、休闲食品加工、饲料精深加工、传统特色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和“冬桃镇”“农旅镇”“稻虾村”“土豆村”“果蔬村”等特色产业镇村,“一桌菜、一壶油、一袋面、一提米”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比率由2019年的88.7%提升为97.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比率由2019年的91.4%提升为97.1%。

记者: 崔海晗 通讯员:郭斌

来源:云上襄州

(责任编辑:许鹏)

责任编辑 许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