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建设高品质城乡,彩画襄州骨架明!

云上襄州  2020-12-31 14:46:43
分享到:

想散步,家门口就有“口袋公园”;想看书,转角遇到“城市书房”……在襄州,如今是处处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变化”,享受“精致生活”越来越成为共识。

建设高品质城乡,襄州区正按照“骨架明晰、功能匹配、绿染古渡、彩画襄州”城区建管布局,加快推进襄州与既有主城区一体发展,加速由“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的升级蝶变;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的思路,着力构建“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以尊重民意、高位推动为相向,“安居”更“宜居”

如今走在古渡口、六两河畔的襄钢社区东院,干净整洁的彩色沥青路、修葺有序的绿化景观、亮堂一新的外立墙面……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旧小区。

“政府投资改造社区环境,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更解开了我们老百姓心里的结。”社区居民张传智说,我决定搬回来,和老朋友一起在这里安度晚年,越来越多的居民也选择回来居住。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城市居民的共同心声和急切期盼,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今年4月,襄州区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038万元用于改造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范围的老旧小区共有29个,包括城建档案馆家属院、张湾供销社家属院、麻棉新院、襄钢东院等,受惠居民1852户。中央资金将用于老旧小区内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绿化、照明等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该还修通断头路5条,整治背街小巷20条。

让居民体验到改到“心坎”上的幸福生活 。该区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协调街道社区及小区直管单位进行入户调查,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并征集居民意见,形成初步方案。调查内容包括道路、绿化、供排水等23项,为小区精准设计、精准改造提供方向。

“看,路灯也换了,形状漂亮,光线也柔和,晚上走在这林间小路上,心情格外舒畅。”襄州一中家属院居民陈大喜说,小区里的地面也铺上了彩砖,修了花园,种了树木和花草,还增加了体育设施、锻炼器材,大家都来这里休闲娱乐。

怎样确保改造后的小区管理常态化?该区积极与社区对接,引导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襄钢社区东院老旧小区改造后,形成了从党小组自管委到楼栋长、单元长的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半年时间,小区管理走上正轨,居民成为小区管理的参与者。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襄州区坚持从襄阳全局谋划襄州发展,以“现代城乡、品质城市、宜居城区”为发展方略,以“融入主城区、成为主城区、做强主城区”为发展战略,以“有的更新、有序更新、有机更新”为发展策略,以襄州发展服务襄阳全局。

以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为抓手,有“面子”更有“里子”

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爷爷带着蹒跚学步的孙子在公园玩耍。这样温馨的场景,在园林路与卧龙路交叉路口的口袋公园不时上演。“公园虽小,该有的元素都有,有景色、有活动空间,带孩子的、晨练的都来这里。”市民张建辉表示。

“新建一个城市公园”是襄州区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之一。日前,该区新建的城市公园——园林路中心公园已建成,建设面积约2万㎡,以自然景观为主,公园内迎客松、桂花、铁树、银杏、玉兰等观赏植物绿意婆娑,参差披拂,设计上,通过绿化种植和空间分割等隔离城市的喧嚣。公园内凉亭、路灯同时具有传统典雅景观效果,给市民休闲以“家的温馨”。公园内健身设施、公厕等设施齐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

通过“见缝插绿”,打造“15分钟活动圈”等方式,推动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不断提升。该区已经全面启动小清河西湾段生态景观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拆墙透绿、绿化带提档升级等工作,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29.9%,绿化覆盖率3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城市目标。投资44.34亿元的“一江两河”城区河流岸线保护利用及水生态保护项目工程全面开工。

城市不仅要“绿”起来,还要不断“蓝”起来、“清”起来。该区唐白河张湾断面、小清河清河店断面水质均值达标,土壤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4%。

道路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延伸、改造,一条条城市“血脉”越来越畅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今年以来,该区开工建设交通重点项目15个,“六路七桥”建设稳步推进,永安南路、六两河大桥建成通车,内外连通的交通网络格局逐步形成。家住长虹路某小区的张慧女士说:“在襄州上下班,以前很麻烦还堵车,现在3条主干道一直直行就能到,非常方便。”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是襄州区政府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家住张湾街道西湾社区汇景园小区的柯文静,都会关注襄州五中的施工进度。这所学校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柯文静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二年级,虽然划片在襄州五中,可因为学校尚未建好,现在在襄州七中借读。如今,让她心里踏实的是,明年秋季,她的女儿就能就近到襄州五中上学了。

位于卧龙路与园林路交汇处的襄州八中,“W”型的主体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工人们正加紧在进行教学楼内的装修施工。据悉,襄州区政府从2019年开始至今,投资新建了襄州五中、襄州八中、襄州一中附属学校等学校,明年底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可增加学位7000余个,解决了城区学生家门口上学难题。

以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为导向、增“颜值”提“气质”

“李营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传统养殖技术,连片打造千亩观赏鱼养殖基地;何岗村引进幸达鑫家庭农场、绿神农业公司等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3000多亩,‘租赁经济+务工经济’直接带动村民户平增收1万多元。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该区张家集镇党委书记江海军娓娓道来。

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襄州的秘诀是,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环境整治作为比拼的“赛场”,将400多个村居放在一起同台竞争。发布“红黑榜”,点式督办,倒逼责任落实。出台《襄州区四级考评工作机制》,对排名靠前的镇颁发奖金320万元,对排名末位的镇进行约谈。每户群众的违建拆没拆、房前屋后干不干净、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襄州直接用“小积分”体现出来,在村内张榜公布、在大喇叭广播,推动群众由“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村级卫生室等不断地在乡村服务中展现出魅力。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的思路,该区抓牢规划编制、规范治理、常态保持等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整合土地增减挂钩、税收分成、扶贫项目、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资金,撬动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接续推进,新建、改建乡村道路570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06处,铺设管网391公里,植树40万株,公共绿化面积96万平方米。“厕所革命”三年建改任务全面完成。

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襄州区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该区张家集镇按照“有广场、有驿站、有公厕、有业态、有精品线路”的“五个有”标准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用心探索“闲置小院复活工程”,通过征收、租赁、共享、股份四种模式,把农民闲置小院整合到合作社,赋予文化,发展主题民宿、民俗体验等乡村新业态。该区探索建设“共享菜园”,对绿化占用农户菜园空间进行集中补偿,实现增补灵活、集约高效,房前屋后建设“小三园”(菜园、花园、果园)19090个。该区把全区村庄归为260个集聚提升类、58个城郊融合类、21个特色保护类、24个搬迁撤并类,以“一轴”(316国道)、“两门”(龙王西大门、双沟东大门)、“三线”(村际线、城际线、河岸线)、“四口”(龙王、黄集、双沟、峪山等四个高速公路出口)等为重要节点,编制长约70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做到村内微循环、镇域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让美丽宜居乡村创造美丽经济。

记者:崔海晗

来源:云上襄州

(责任编辑:许鹏)

责任编辑 许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