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寂千年的编钟在当代舞台上复活 全国八成编钟来自江夏制造
精雕编钟蜡模
模型撒沙结壳
打磨编钟内壁
敲击编钟听音
编钟是盛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宫廷乐器。随着历史朝代更迭,秦汉以后编钟的铸造工艺渐渐退化、失传。
1978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惊艳了全世界,也让当代人第一次领略了2400年前国宝的风采。为了重现这古老的中华雅乐,20世纪80年代,国家决定仿制曾侯乙编钟,让沉寂千年的编钟在当代舞台上复活。
外人不所知的是,在江夏大桥新区就有一家公司——武汉工控艺术制造有限公司专长编钟复、研制,其工艺水平全国领先。其中,全国市场上八成的复制编钟都由该公司制造。
11月26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该公司,详细了解编钟复制的那些事儿。
编钟复制最高水平来自江夏
从1979年开始,我国考古、音乐、机械等方面的众多专家就开始研究复刻“曾侯乙编钟”。首次复制耗资百万,历时五年才最后成功。
当日,该公司艺术品事业部部长陈世辉介绍,公司前身为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至今已有60年。公司代表作“曾侯乙编钟”“中华和钟” 的成功复、研制,代表着当今世界编钟复、研制的最高水平。
1983年,公司参与首次复制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65件套编钟。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时,在世界著名指挥家谭盾先生的指挥下,这套复制编钟奏响了 “天·地·人” 交响曲。该套钟已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该公司另一代表作中华和钟是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以中国古代各种样式的编钟为原型进行设计,1999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铜编钟,成为太庙馆藏文物,于2000年1月1日上午首先鸣响。
中华和钟架高3.8米,宽21米。三层共108个。上层34个钮钟,代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层56个甬钟代表我国56个民族;下层18个镈钟,中间16个代表中华民族的16个历史时期,两侧两个象征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重达320公斤的中央镈钟上,镌刻着“中华和钟,万年永保”的鎏金铭文。朱红描金的雕漆钟架上有1.2万个表现生命科学、宇宙星空的现代纹饰、钟的两侧各立大红建鼓和石磬、玉磬。
“中华和钟音域宽广,音域达七个八度,既可和多种民族乐器配合,又可接轨大型管弦乐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演奏双音编钟。”陈世辉介绍说。
华夏正音走近寻常百姓身边
在公司位于大桥新区的厂房内,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以传统的方式生产古老的编钟乐器。一口编钟制作完成需要20多道工艺,其中最难、也是决定成败的一步就是最后的调音。
陈世辉向记者介绍,制作一套编钟的工序十分复杂。首先要用电脑将原始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成图,然后用蜡和硅胶等定型材料进行雕模、制模、翻模,最后再进行青铜浇铸,全部成型后,想要编钟发出准确的声音,还要进行定音、打磨等工艺流程。而这套流程也与记载中古代制作编钟的“陶范法”十分相似:“这里的铸钟人传承两千多年前的工匠精神。”
“复制编钟最难的是调音。”陈世辉介绍,编钟调音是通过打磨编钟内壁的形状、薄厚来实现的。看起来朴厚沉重的编钟体,其实是一个制作上精妙的共鸣腔。腔体上的各个部位与乐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准、音色、余音的延时长度等多项音指标错综交织,共存于编钟内壁中。而作为舞台演出乐器,编钟对音的要求极高。这最后的打磨,没有什么现代科学仪器够帮得上忙,既要保证音准又要不失编钟特有的清越悠扬的音色,这细微分寸的拿捏全在调音师砂轮下的毫厘之间。
记者了解到,编钟乐器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文博单位、高等学府、旅游景点以及专业乐团等。公司生产的编钟等青铜器远销美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古代,编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只为帝王诸侯奏响。如今随着仿制的编钟越来越多的走进市场,过去专供帝王诸侯享用的编钟,终于走近了寻常百姓的身边,让当代普通百姓也能了解欣赏到清扬优雅的华夏正音。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 黄忠 摄影 朱熙勇 责任编辑 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