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打造“示范河湖”泗河样板 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茅箭担当

云上十堰  2020-11-25 10:56:48
分享到:

治理后的泗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治理后的茅塔河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泗河污水处理厂人工快渗工程

民间河长开展巡河活动

治理后的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河道

车站沟花园式污水处理微站

绿色茅箭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如今,行走在茅箭区泗河流域马家河示范段两岸,但见水光潋滟晴方好,天光云影共徘徊,好一派意趣盎然的生态美景。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湖环境背后,是茅箭区委、区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起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砥砺治水的不懈努力,是茅箭区上下同欲、涓滴不弃、不胜不休的治水实践。

金秋十月,捷报传来,在湖北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关于碧水保卫战“示范建设行动”的遴选中,泗河荣膺省级“示范河湖”,名列十堰10条河流综合治理第一名;茅箭区水利和湖泊局荣膺“示范单位”;5名干部荣膺“示范人物”。这是自2017年推行河湖长制以来三年一次的表彰,再次彰显了“功成一定有我”的茅箭担当。

站高望远,源头治理“水到渠成”

泗河长不长?短短90公里,在中国河湖谱系中属于“小个子”。然而,作为汉江的一级支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入库河流之一,它联通着“华中水塔”,连接着“中华水脉”,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泗河很长。

“泗河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统筹推进泗河治理,将泗河打造成为‘示范河湖’样本。”茅箭区委书记周庆荣发出号召。茅箭区区级各河长坚持每月一次调研督办水污染治理工作,进入支沟、暗涵排查各类污染源,引领全区上下迅速形成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治水共识,誓要啃下泗河治理这一“硬骨头”。

“作为城区内河和主要纳污河,泗河的污染面源广而复杂,垃圾污水长期直接排放,黑水臭水横流,2011年国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谈起当年的泗河,泗河民间河长孔宪涛记忆犹新。泗河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龙须沟”,既影响着城市环境,更影响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水质。面对市委、市政府“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和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水质不黑不臭明显改善的阶段性目标,面对入库流域面积最大、水质治理难度最高、考核指标体系最严的艰巨任务,2012年以来,茅箭区委、区政府把治水作为污染攻坚战首责,全区上下横下一条心,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坚定“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松、入库清水涓滴不弃”的决心,矢志不渝持续治污,夜以继日迎难而上,多年苦战成效终显。

2019年5月18日,泗河国控断面出现历史性拐点,彻底消除劣Ⅴ类,泗河口水质目前稳定保持在Ⅲ类和Ⅳ类水质,部分出现Ⅱ类水质。如今的泗河,鱼虾重现,游人如织,涓涓细流不绝流淌。泗河全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游”,印证了茅箭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铺开了茅箭区绿色崛起的道路。

谋深抓实,多措并举“水滴石穿”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为让“龙须沟”变成“生态河”,让一库净水永续北送,让茅箭百姓永享碧水润泽,茅箭区谋全域、谋长远,抓重点、抓落实,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换来“鳞潜羽翔”的河流。

茅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梅海军清楚地记得,茅箭区确立了“从源头防控、将清污分流、分类别施治、保长效运行”的治理思路后,不畏千难万险排查污染,追根溯源;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分类施策;千思万虑健全机制,确保长效。

治污如治病,找到污染源头,摸清污染底数最为关键。茅箭区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不放过一条支沟,不错过一条暗渠,不找到污染源头决不罢休。几年来,茅箭区就这样打“地道战”“歼灭战”,组织干部群众上万人次,排查各类污染源2300余个,逐步找准了污染源头,理清了表象背后的问题。

找到病根就要对症下药。为摸索经验,茅箭区先行选择了水质最差、环境最糟的马家河东城经济开发区段为试点,进行生态综合治理。总结出“九先九后”治理原则和“控污、清污、截污、减污、治污、管污”治理经验,为后期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泗河上游的车站沟曾是整个流域水量最大、污染浓度最高的支流,因多种原因无法彻底实现清污分流。茅箭区组建专班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用逆向思维方式改“分离污水”为“分离清水”。创造性提出污水、清水、混流水“三水分治”方案,即在车站沟右岸新建管道,将污水集中输送至市政管网;将山水和清水还入河道中心河槽;在车站沟左岸新建管道,将上游无法彻底分流的混流水输送至下游新建的水质微站,经处理达到地表Ⅵ水质后再排放,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三水分治”的创新做法让车站沟水质日趋向好。

治好更要管护好。茅箭区通过整合各级力量,形成分级管理、分段负责、三级联治、一抓到底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确保河道有人管、管得住。建立“第三方”服务机制,政府购买水质检测专业机构和管网维护专业队伍服务,用监测数据指导、日常维护保障、应急排查兜底,确保各类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守正创新,生态茅箭“水绿山青”

茅箭区水利和湖泊局局长李涛认为,污染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水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久久为功,注重长效,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大胆创新破解工艺技术难题。组织人员外出学习、求教专家,通过多方论证比较,大胆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10余种治水工艺。引进深港集团建设6万吨人工快渗工程,匹配污水处理厂5万吨出水量,将出厂水质由一级A提升至地表水质Ⅲ类;引进匈牙利BFBR立体生态式接触氧化新工艺,在赛武当广场建设日处理8000吨、全地下、花园式的车站沟水质微站。一系列措施降低了治污成本,提升了河道水质,增加生态基流的效果十分明显。

千方百计破解施工操作难题。在治水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在涵洞甚至管道内施工。如七里沟发现垃圾渗滤液渗漏,施工人员需在长1.5公里、直径1.5米的暗涵内铺设管道,将渗滤液引至市政污水管网。暗涵内通信电力缺失、无法直立行走、空气十分稀薄,工人们在暗涵内奋战2个月,用汗水和生命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为不影响交通,破道、开挖、吊沉、焊接、稳固、填埋、修复在一夜之间一气呵成,成为十堰治污史上的传奇。

“十二五”以来,茅箭区共整合各类资金7亿元用于治水。泗河流域马家河示范段成为全省不达标河流治理典范。该区又相继对马家河、茅塔河河道进行生态治理,通过生态预制混凝土槽、雷诺护坡、宾格石笼等多种治理方式,形成了约35公里的生态河道,助推了南部山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旅游”战略的实施。2019年,茅箭南部山区村民人均增收1600余元,真正实现“还河流以清澈、还两岸以绿色、提城市之品位、创城市之和谐”目标。

据茅箭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捍声介绍,以泗河治理为样板,茅箭区将进一步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持续开展碧水保卫战“示范建设行动”,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来源:云上十堰 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李涛 胡玉华

(责任编辑 黄静蕾)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