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百姓故事 理论视角:《是这个理》去这儿讲理

  2020-11-19 23:02:28
分享到:

人命关天是大事,鸡毛蒜皮非小事。

哪说理有地?谁评理有据?咋处理有度?

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如何巧化解?

面对矛盾纠纷多元调处,

香城泉都如何“以柔克刚”?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展现好“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定性成就,阐释好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部署,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特别推出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本期《去这儿讲理》,探索咸宁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解码医患纠纷 人民调解促和谐

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北岭村 村民 吴起亮:它鉴定的结果是,医方在灌肠的阶段有承担这些失误,然后责任是10%到20%,她死亡的原因还是这个血管瘤爆了。后来医调委也在帮我们去沟通,沟通的最后,是在13.8万结案。(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你和你的家人满意吗?)目前所能做到的这个结果,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

打造调解“大中心” 专治基层“小问题”

从2014年到2019年,咸宁先后在市级层面成立了11家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但办公场所不固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费保障难落实等,成了各专业调解委员会不得不面对的窘境。同时,从咸宁市法院系统在2018年就展开的摸底调查情况来看,人民调解工作的提档升级也尤为迫切。

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官 叶莉:矛盾纠纷的解决,老百姓常用到的想法就是通过诉讼。我要到法院去起诉,去告你。案件的增量是在逐年增长的,员额法官的比例是固定的,最大的现实考量是解决法院的人案矛盾。第二个,市委也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化解信访案件,但是收效的话也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把一些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的话,是可以有效地缓解信访的压力的。

为了改变人民调解工作碎片化、边缘化、低端化的现状,打造调解“大超市”,2019年11月18日,经咸宁市委、市政府批准,多方协同参与的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除了入驻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11个专业调解委员会外,调解中心还入驻了咸宁市区两级法院的法官工作室、律师工作室和咸宁仲裁委员会派驻办公室。

咸宁市司法局 副局长 杜莉红:就说要让老百姓办事跑一次,说事跑一地,那么我们中心就想成为这样一个地方。

交通事故起纠葛 多元调处解民忧

咸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 调解员 胡亚明:他最多可能也就这么一个赔付能力了,往上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个案件,我认为更多的是来做一下受害方的工作。一方面人没有了,而赔偿款的话,也没有达到法定的要求,甚至也没有达到他们期望获得的那个标准,确实很难。(是不是有时候需要和稀泥?)这个我还认为不是和,不能叫和,如果不分是非,那就叫和。就这个案件而言,它必须有一个法定的赔偿标准摆在这个地方,法律界线是比较清晰的。


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古塔社区 居民 郑细钗:要不是调解了这么一个数字,我差一点就退了调解。相信公家,相信人民政府。

练内功强素养 用专业巧解“老大难”

除了硬件配套的完善,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的调解员队伍建设也不含糊。29名专职调解员中,接近一半是退休人员。今年76岁的樊启寅,从教育界退休后,从一名人民调解的“门外汉”跨界成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5年来,他主持调解并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的医患纠纷300多件。其中,患者死亡纠纷70多件,但无一例反弹,无一人上访。

充分发挥退休人员的余热,再加上特邀律师调解员,由60多名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库作为支撑,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加快推进一站式受理 探索多元解纷新格局

目前,在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民调解优先,行政调解补充,司法调解保障,法院诉讼断后的多层次纠纷化解模式,而为了让更多的解纷资源下沉到基层,咸宁6个县市区的调解中心已投入运行。在调解资源不足的当下,云服务平台也同步上线。

截至今年9月,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共接待群众咨询3047人次,受理矛盾纠纷1645件,调解成功1028件。

社会治理工作,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固本之策。2019年年初,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非诉讼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实践证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以多元的方式方法化解不同的矛盾纠纷,咸宁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源:湖北综合)

责任编辑 湖北综合频道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