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验收在宜昌举办
日前全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标准化试点验收会议在宜昌举行。
现在对照标准规范,在工业气瓶充装前检查环节等关键节点进行表格化、数据化、程序化、图片化等规范标准作业,大大提升了工业气瓶设备事故隐患防范能力。
11月12日,湖北和远气体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向松庭介绍,实施工业气瓶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让员工心里有底,企业心里也更踏实。
当天,全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标准化试点验收会议在宜昌举行。作为试点企业之一,和远气体接受了专家组验收。
会上,各试点单位结合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实际情况,按照“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从相关岗位职责、使用流程规范、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应急处置和事故处理等方面,清单化、条目式地明确了各类特种设备安全岗位工作内容,将安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人员。
据了解,今年年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按八大类特种设备、机电综合、承压综合,遴选了包括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索道、锅炉、叉车、工业气瓶等在内的1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标准化试点工作,湖北和远气体有限公司、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两家宜昌企业分别以工业气瓶、固定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入选。
怎样开展这项试点工作?来看宜昌的做法。
作为全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的大市,今年以来,宜昌市坚持把特种设备安全作为全市安全生产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监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实施特种设备“六步工作法”为举措,以不发生等级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全力保障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使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避免了以往靠人靠经验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样本在全市推广使用,努力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 柯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