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了不起的“十三五” | 把公司开进大学实验室

  2020-11-09 18:39:13
分享到:

“十三五”期间,湖北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整合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资源,成立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有力地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今天,我们来关注由姜德生院士团队和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一个“湖北省光纤传感产业创新联合体”。

光纤可以传递声波、震动、温度等各类信号,但是传统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姜德生院士,带领科研团队耕耘40多年,在国内首次创造了在光纤制作过程中连续刻入光栅的技术。这让光纤传感在长距离大容量的运用中成为可能。但是,这项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简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姜德生:“很多创新的成果,可以说绝大部分失败,不是在它的创新度不够,而是他没有这个环境跟配套的技术。”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是学和研先行,再把技术卖给企业,进行向量产的转化。这是一个线性过程。而在“卖技术”的这个环节,因为技术持有人的转变,很容易出现技术断层,从而影响转换效率。湖北的探索,是让产和学研同步交织进行。2017年,姜德生院士团队和企业理工光科,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来自企业的江山任董事长,姜德生院士任首席科学家。院士团队持股20%,专门攻克技术的产业化难题。公司,就开在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里。

在这里,产和研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来自企业的江山,每天都会带着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和参数来到理工大的实验室,和研究人员交流。而公司里的研究人员,很多都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参与到了整个项目的运作,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

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曾思悦:“从学生开始读研,院士就带着我们做工程化,后面公司成立,我也会参与到学校的前期的对这一块的技术的研究当中,我们是从头到尾都跟进的。”

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山:“不是说老师们把这个成果卖了,我已经转给你了就不管了,不是的、研究生、博士生,跟我们一起在做。”

在烽理光电,企业的工程师们和学校的研究员们天天泡在一起,三年时间里,湖北的光纤传感技术,从“学界领先”,升级为“业界领先”——实现了拉丝塔在线连续刻写光纤光栅,能够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而烽理光电,也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光纤传感产业创新联合体”。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炜:“促进院士团队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形成“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能够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更高效地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

在湖北的工科院校,很多应用型研发,课题就来自企业。这样的课题,试点“研究院+运营公司”机制,让企业从一开始就和院校合作推进,让科技成果转化大大提高了效率。2019年,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社会的业务收入近5亿元,企业衍生孵化近200家;今年上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623.24亿元,同比增长18.1%。接下来的两个月,湖北还将认定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专业性研究所等新探索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到今年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数量将实现飞跃——达到250家以上。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昕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