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重磅方案公布!涉及高铁、机场、学校、医疗……

云上十堰  2020-11-05 15:03:00
分享到:

日前,十堰出台重磅方案,涉及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建设十西高铁、谋划推进十宜高铁、全市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覆盖……十堰发展将迎来全面爆发!

日前,十堰市正式出台《十堰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把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的基础性、引领性、关键性举措,加快推进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等建设,着力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业态和新增长点,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投资、促消费、促转型、促就业,对冲疫情影响,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我市“一心两翼三高地”区域和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功能完善、产业领先、美丽宜居、幸福和谐的“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

到2022年底,全市5G网络覆盖率和建设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型基础设施规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对投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未来三年,十堰将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哪些具体举措?赶紧接着往下看!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加快部署5G网络

分步建设5G基站,加快5G规模组网,优先覆盖大型交通枢纽、重要公共场所、重点产业园区、景区景点等区域。强化典型引领和场景建设,推动5G创新应用。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城区(含县城)5G网络深度覆盖,乡镇驻地、周边主要景区、道路实现5G 网络连续覆盖和商用,全市5G基站达到7000座。

二、推进信息网络升级

光纤网络扩容,布局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推进千兆光纤入户、万兆光纤进楼。加快部署天基互联网、物联网系统,推进典型应用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升级,推动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加快接入设施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建成智能、敏捷、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到2022年底,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2Tbps,实现IPV6活跃用户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天基互联网、物联网卫星组网运行。

三、建设高标准数据中心

依托国内顶尖的互联网企业,加快我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云计算服务、数据存储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积极争取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重点加快“十堰大数据中心改造项目和十堰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改造项目”两个重点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2万架,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PUE)值不高于1.4,建设20个以上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

四、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

建设工业互联网,提升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十堰)签批行业服务能力,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支持东风、三环、小康等龙头企业搭建2一3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平台建设。打造新型物联网,围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规模化部署低功耗、高精度的智能化传感器,实现大规模物物连接。建立对接国家标准的物联网感知设施标识和编码标准规范,加强数字标识推广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先行先试,打造区块链交易中心、检测中心、场景体验中心等公共平台,推动区块链和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到2022年底,培育2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带动800家企业上云,依托全市大数据云体系实现物联网平台各县(市)区、各行业全覆盖。

↑5G+智慧送药机器人

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大力发展高速铁路

积极配合省里推进铁路设施智能升级,加快建设十堰至西安高铁、谋划推进十堰至宜昌高铁,构建与全省“四纵四横四斜”高铁网连接通道。到2022年底,高速铁路十堰境内达到74公里,实现十堰市与周边省会城市3-5小时、与全国主要经济区中心城市10小时左右高铁通达。

↑武汉-襄阳-十堰-西安高铁示意图

二、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加快推进智慧交通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工程。基于5G车联网,加快十巫、十淅高速公路及郧武、城区至机场等一级路等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智慧智能高速公路,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到2022年底,建设智慧高速公路近622公里,智慧机场1个。

↑十堰武当山机场

三、大力发展智慧能源

加快建设十堰至卧龙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启动十堰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面优化原十堰东汽电网,建设城区上海路、郧阳老城、郧西上川、房县化龙、竹山麻家渡、竹溪郭家梁输变电工程及丹江大柳树变扩建工程等25个110千伏电网项目,建设郧阳梅铺、郧西黑虎、房县万峪、竹山黄栗、竹溪县河、丹江石鼓输变电工程等44个35千伏电网项目,确保全市每个乡镇至少1座35千伏及以上变(配)电站,提升城乡电网供电能力与可靠性。推进5G+充电设施建设,统一智能充电服务平台,依托加油站、停车场等场所,建设车桩相随、智慧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补齐储气能力短板,推进以县(市)区为单位的LNG储气设施建设。到2022年底,形成以500千伏十堰变、汉水变为支撑,南、北2个220千伏环网,中部3条220千伏链路“两环三链”结构的坚强主电网,保障十堰电力可靠供应与外送。储气能力达到150万立方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达到6000个。

↑十堰火车站北广场电动车充电桩

四、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推进道路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停车场建设。加快我市智慧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将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充分集成应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家庭护理、个人健康、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领域,完善社区治理平台功能,推进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APP、公众号、人脸识别等系统,探索“物联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加快重点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园区智慧管理、远程办公、移动安防、智能停车、高清视频等功能应用。加快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整合利用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电力杆(塔)、公交站台等市政设施,推进一杆多用。到2022年底,全市城市智慧综合管廊达到53.3公里,智慧社区达到200个,智慧园区达到20 个。

↑十堰地下管廊

五、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教育

依托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重点企业,支持临床诊断、突发公共事件、流行性疾病防控、健康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区域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智能辅助诊疗、智能养老等发展。积极推进5G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建设10个5GAR/VR远程课堂。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动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培训等方面应用。到2022年底,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及全市2389家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覆盖。全市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十堰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效果图

六、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加快建设集旅游行业管理、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努力实现“一部手机游十堰”。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标准规范体系,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市县、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文化场馆、智慧旅游企业等建设。积极推广旅游一卡通,支持旅游景区利用网络直播、AR/VR等开展线上旅游,引导在线旅游企业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络旅游套餐,提高旅游消费电子支付便捷化程度。推动现代科技在旅游景区预约服务、信息发布、流量管控、安全巡查等方面的应用,加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底,初步构建全城智慧旅游体系,全市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高端前瞻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优化提升省重点实验室,重点谋划推进国家级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实验室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力争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实验室。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统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筹建湖北省首批工业设计研究院。重点谋划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重点支持建成湖北商用车及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研究院、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参与建设车联网络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到2022年底,力争新建1个国家级、10个省级创新平台,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50%。

来源:云上十堰

(责任编辑 黄静蕾)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