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巴东:决胜脱贫攻坚的“信陵答卷”

  2020-10-26 18:22:14
分享到:

巴东县信陵镇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辖9个村7个社区,户籍农业人口13796人。2015年以来,信陵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落实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工作精神,夯实基础,筑牢底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仗,绘就了一幅硕果累累、脱贫致富的“信陵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山不再是穷根,而是孕育希望的资源。在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300多只山羊散落在丛林中若隐若现,这些年,养殖大户马天喜靠着养羊产业脱贫致富。  

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养殖大户 马天喜:感谢政府对我的帮助,我从刚开始的几十只山羊发展到了现在300多只山羊,日子越过越好,正应了习主席的一句话,幸福日子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今年49岁的马天喜曾经因学致贫,靠着小额扶贫贷款的扶持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用勤劳的双手摘下了“贫困帽”,如今成为了拥有年收入10多万元的养羊大户,也成为了当地自力更生、奋力脱贫的榜样。在信陵镇,这样的脱贫故事数不胜数,汇成了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信陵镇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5年多的时间里,信陵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奔小康。

巴东县信陵镇党委书记 焦旭东:脱贫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下更大力气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从2018年开始,信陵镇党委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行正副指挥长包片、驻村(社区)领导包村、驻村工作队包组包户,形成责任到边到底,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的帮扶格局。

筑牢脱贫攻坚“指挥所”,凝心聚力服务“大民生”。走进信陵镇青岭村,映入眼帘的是三层楼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和整洁的服务大厅。而在以前,青岭村办公场所狭窄,开党员大会党员却没有落脚的地方。

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党支部书记 李言猛:老(旧)群众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阴暗潮湿,非常狭小。但是现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三楼大会议室,可以容纳上百人。

为了确保组织有阵地、活动有场所,信陵镇完成了全镇14个村(社区)文化广场建设,新建、改建8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9个村级卫生室,改建1个村级卫生室。有了好的工作环境,村支“两委”把心思放在了村里的500亩阳荷产业上。

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阳荷种植大户 马天兰:以前是交通也不便,水也不方便,现在交通也方便了,水也方便了。今年,我种植了15亩阳荷,收入4万块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信陵镇土店子村和秭归县接壤,属信陵镇边缘村。巴东县妇幼保健院驻土店子村第一书记李君来到土店子村,在5年时间,带领着全村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如今的二十五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630元增长到6650元。

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第一书记李君: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每一名驻村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这些年,看到老百姓的水、电、路、住房、人均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质的提升,我们为老百姓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而感到自豪。

在信陵镇脱贫攻坚战场上,信陵镇党委政府派驻16个工作队131名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建立扶贫工作任务“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考核”制度。扶贫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打通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扶贫路上,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倾力付出,更离不开致富带头人的全力帮扶。在信陵镇土店子村,返乡创业青年谭显猛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回村成立了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黑猪、山羊、伸手梨等种养产业,吸纳和带动167户贫困户就业创业。

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显猛:带动贫困户和老百姓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是我的初心。

企业带头发展,信陵镇党委政府更是鼎力相助,联合土店子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企业,每年举办年猪宴,吸引城里人吃年猪肉,签订黑猪购养合同。有了订单,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贫困户签订黑猪代养合同,带领贫困户走向稳定增收的道路。

黑猪代养户黄兴东:这种代养的好处,第一是减少了我的经济投资,第二就是养殖技术也(提供给)我,第三,我也不愁销路。

2017年,土店子整村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谭显猛又在土店子村成立巴东县山行农旅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以“农业+旅游”“农业+教育”为发展模式,建设山行自然教育营,带动更多村民改造房屋,发展农家乐和民俗产业,吃上旅游致富这碗饭。

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显猛:我们必须带动老百姓,带动贫困户,通过我这个点,以点带面,所有老百姓都能积极参与。

巴东县山行农旅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郑蓉:走进山行自然营,走进田间地头,孩子们可以自己锄田、播种、施肥、除草。看着小苗苗一天一天长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也才能真正了解“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拔出穷根挪穷窝。从2016年开始,信陵镇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85户1652人,如期建成新居,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如今,走出深山穷沟的易地搬迁户,正昂首阔步地走在小康生活的大道上。

巴东县信陵镇荷花村易迁户刘照成:以前住的房子是乱石结构,交通也不便。现在搬迁到这个安置点来,交通也非常方便了,环境也比较优美,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

在信陵镇12个易迁安置点周围,茶产业、畜禽养殖业、伸手梨种植业、旅游延伸产业等8个特色产业基地相互配套,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易迁户475户1636人,实现易迁户或产业、或就业、或兜底的后续帮扶。

在信陵镇水聚坪村,山沟沟里建起了百亩大棚蔬菜基地,不仅成为水聚坪村一道风景,也成为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和家门口务工取得收入的致富产业。

巴东县信陵镇水聚坪村村民 周继英:原来我们一年卖菜难得卖一万多块钱,生活也没得改变,自从建了这个大棚以后,在我们家门口,我们天天有事做,一个月收入一两千块钱,生活也改善了。

水聚坪村蔬菜大棚基地现场负责人 柳福永:当初在这里建这个大棚,考虑到要带领周边贫困户,带动他们在这里挣钱,他们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打赢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从2015年以来,信陵镇发展特色产业5530亩,其中李子、葡萄、猕猴桃等小水果3280亩,柑橘1690亩,“伸手梨”560亩,22家专业合作社发展这些特色产业,带动1529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带动贫困户比率达91%。除了企业带动增收,国网公司还捐建光伏电站,让资源匮乏的贫困村依靠太阳能也能脱贫。

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党支部书记 张永堂:2017年,国家电网实行光伏阳光扶贫,给土店子村建立了200个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收益可以达到18万余元。

光伏电站的发电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公益岗位扶贫、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为用好这笔资金,村里聘请贫困户谭光荣为光伏电站管护员,对光伏电站定期管护,每年获得固定的经济收入。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光伏电站管护员 谭光荣:我每一个月要到这里清理两至三次草,如果光伏板上面不卫生,就清洗一下光伏板,每年有四五千的工资。

扶贫必先扶志。在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31岁的青年谭淀文在27岁时查出患有尿毒症,在村干部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战胜了自己,摆脱了思想包袱。这几年,通过健康扶贫和小额贷款的政策帮扶,谭淀文坚持一边透析治疗,一边建榨油厂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巴东县信陵镇青岭村村民 谭淀文:现在我开了一个榨油加工厂,不管怎么说,现在有一定的收入,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对生活还是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以文明评比为抓手,信陵镇还从贫困户思想根源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开展脱贫致富榜样、脱贫积极分子、支持扶贫工作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脱贫致富榜样57名。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的好政策更是频出,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2019年,持续干旱天气导致信陵镇5个村出现季节性缺水,老百姓生活和牲畜饮水十分困难,2019年12月,信陵镇党委政府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237.71万元,新建信陵镇应急抢险救灾提水与管网延伸工程,实现了全镇安全饮水全覆盖。

巴东县信陵镇应急抢险救灾提水与管网延伸项目负责人 向珍珍:2020年7月,这个引水工程完工后,彻底解决了信陵镇三朝观村,金竹园村,黄家湾村,水聚坪村,荷花村,中元子村6组,共计656户1956人的饮水困难。

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四组村民 李升慈:要说以前的用水都是到泥巴坑里挑水吃的。现在政策好,吃的自来水都是接到洗碗池里面,又方便,水又清凉,都是(经过)过滤(处理)的。

5年来,信陵镇投入安全饮水补短板资金3055.03万元,新建村级水厂、水池、后置式生物慢滤池;实施危房改造537户;完成97.38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完成73.85公里砂石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组组通砂石路,村村通宽带,组组通生产动力电,户户生活用电的目标。

巴东县信陵镇党委书记 焦旭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贫困户返贫,从体制机制、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等方面有机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如今,巴东县信陵镇党委政府正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引领工程,从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党建+”产业建设,提档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饮水质量,抓好特色产业壮腰、“五个一批”惠民、经营主体带贫、电网改造升级、乡风文明提升工程,形成齐心协力共建优美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邹兴程 巴东台 焦国斌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