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防洪三重压力:地势低洼、上下夹击,中小河流众多

  2020-07-08 07:33:58
分享到:

7日7时,长江汉口站水位到达27.30米警戒线。19时,这一数字上升至27.42米。12个小时,江水以每小时1厘米的速度不断上涨,长江武汉段的防洪形势异常严峻。7日,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怀清给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解读,武汉的防汛压力主要受到特殊地形、上下夹击和中小河流众多三方面影响。

地势低洼,常年洪水位高于城市地面高程

武汉的历史,是一部与水共生、与水相争的历史。千百年来,长江洪水给城市的压力始终存在。特别是1954年、1998年爆发的大洪水,至今仍让不少武汉人回忆起来感到心惊。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怀清表示,武汉的防洪压力源于自身地势较低这一“先天不足”。除少数山丘和湖塘外,武汉市区的一般地面高程为21米至27米,平均地面高程为24米,自有记录以来,长江武汉关多年平均最高洪水水位为 25.56 米,高出地面1.56米。也就是说,到了汛期,如无堤防,江水会直接淹没城区。

7日19时,汉口站水位27.42米,已高于武汉平均地面高程3米多。在汉口地区,汉口江滩的二级平台已被江水淹没。

上泄下顶两边灌,长江武汉段承受着“上下夹击”

对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来说,长江武汉段的防洪压力主要来自于“上泄下顶两边灌”。上泄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下泄流量;下顶指下游鄱阳湖对长江武汉段的顶托;两边灌,分别是指汉江和洞庭湖方向的来水。其中,上游来水是武汉洪水量的主体。目前,虽然汉江水位也维持在警戒线以上,但长江武汉段暂未受到汉江及下游鄱阳湖顶托的影响。

“可一旦四方同时施加压力,就有可能导致大洪水的爆发。”王怀清说。1954年、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如此。当时上游来水大,洞庭湖、汉江猛灌,下游鄱阳湖涨水严重,对长江武汉段形成顶托之势。因此武汉历来把防汛当成天大的事,宁可备过不可备不足。

中小河流防汛压力增大,区域性洪水的危害性很大

1998年,长江干堤进行了新一轮除险加固,堤防建设速度及程度远超中小河流。事实上,受汛期降雨影响,武汉中小河流的防汛压力更甚。武汉有165条河流,其中一级连江支流有7条。这些河流作为武汉防洪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水位上涨过猛时,会给河流周边区域带来巨大的防汛压力。

在近年的防洪历史中,举水河就曾出现过一天之间跳涨7米的险象。截至7日15时,我市中小河流防汛形势严峻:府澴河童家湖闸外水位27.36米,超警戒水位1.36米,水位上涨;滠水河黄陂站水位26.99米,超警戒水位0.99米,水位上涨;通顺河北垸闸前水位27.07米,超警戒水位0.57米,水位上涨;倒水李家集站水位26.61米,超设防水位0.31米,水位上涨。“长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中小河流防汛压力增大。”王怀清称。遭遇强降雨,中小河流周边容易形成山洪。还有水库,也必须牢牢盯着,一旦发生险情,下游的村庄、农田将会受到重创。

(来源 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