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精准施策 攻坚克难——安陆市李园村脱贫攻坚掠影

云上安陆  2020-05-29 08:42:24
分享到:

精准施策 攻坚克难

——安陆市李园村脱贫攻坚掠影

府河西岸的安陆市棠棣镇李园村,有13个村民小组,555户22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3人。

近年来,李园村坚持精准施策,通过强化村党支部建设,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引导贫困对象自主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如今,贫困户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曾经紧张的干群关系变得融洽许多。

01 建强支部

——增加的“信任值”不只一点点

“陈书记来了,快到屋里坐,喝口水!”5月22日,眼尖的胡正兴,隔着10来米,把正在走访入户的村支书陈敏清喊到家里来坐,“初三开了学,萍萍去学校了。”

换作3年前,同样的情形,胡正兴并不买账,甚至反感,“村里的‘麻烦事’很多,每次到屋里来,屁股还没坐热就走了。”

“村级要发展,配强班子、发挥战斗力是关键。”2017年,李园村千方百计引能人陈敏清返乡,牵头重新组建“两委”班子。

↑ 胡正兴和老伴在家门口整理刚收割的韭菜

李园村原有贫困户15户。新班子到任后,联合驻村工作队对全体农户重新进行全面摸排,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3人,“因病、因残、缺劳力占大头。”

胡正兴一家8口人,因残因学致贫。因家庭生活困难,2017年秋季开学,懂事的胡萍不准备上学读初一。得知此情况,村里当即跟棠棣镇中取得联系,确保胡萍顺利入学,还买来学习用品送到学校。

“认真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重新获得信任。”截至目前,李园村共为12户19人办理慢性病证,为8户10人办理残疾证,为贫困家庭解决问题近200个,一点点的改变,让村干部和贫困户的关系从村民变成朋友,从朋友变成亲人。

02 保障需求

——住进安全房、吃上放心水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李园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坚定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李园,首先要突出做好“两不愁三保障”。

11组的黄光俊家有4口人,蜗居在64平米的危房里,吃水困难。2018年6月,争取到危房改造政策支持,黄光俊将老旧危房进行改造,但住房依旧紧张;后来在村里帮下,他买了村中心一套一间两层的旧房子居住,同样面临吃水问题。棠棣镇水管站驻村工作队,争取政策支持,先后免费为黄光俊两处住所接通了自来水。

↑ 胡正兴正在田地除草

胡正兴的家附近只有3户人家,离村中心较远,打的井已干枯多年,吃水成问题。“我们从最近的自来水管网开口,拉了近300米的管子,将自来水接到他家,”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杨光涛介绍,“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是我们竭尽全力做的事情。”

目前,李园村通过危房改造、住房保障等政策改造危房户7户,为19个贫困户全部接通自来水,教育、就医等保障政策全部落实落地落细。

03 发展产业

——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老董,您要的鸡鸭鹅各100只都在这,好好养!”5月25日,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将扶贫鸡鸭鹅苗送到董兵山的养殖基地,帮助他扩大养殖规模。

↑ 董兵山喂的鸡

董兵山今年71岁,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老伴身体残疾,因残致贫的一家3口日子过得紧巴。

扶贫政策春风吹进家门后,老董凭着熟练的养殖本领,在自家4亩白杨林下养鹅、喂牛,申请到5万元小额扶贫信贷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2018年,老董的养牛达到13头,出栏7头,一举摘下“穷帽”。依靠养殖业,他连续两年获得封顶5000元的产业扶贫奖补资金。

“今年的产业奖补资金上调到8000元,我要加油干!”不知足的老董打算今年养鸡、养鸭、养鹅共计1000只,将存栏的6头牛通过自繁自养扩大到9头,和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的儿子一起打理。

↑ 董兵山养的牛

在老董的带动下,贫困户黄光俊也喂了两头牛,还在村内企业务工增收,去年实现脱贫。

近3年,全村除1人政策兜底外,其余18户均自主发展种养和家庭经济,累计兑现产业奖补资金近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陈敏清介绍,村里将300亩闲置地利用起来,准备建蔬果大棚基地,以基地为龙头,网络贫困户、边缘户和技术户,共同发展产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记者: 朱辉 白雪雷 蒋鹏飞

(责任编辑:许鹏)

责任编辑 许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