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网络展“湖北篇”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17万人。湖北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境内水能资源充沛,矿产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科教实力雄厚,产业优势凸显。2019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位居全国第七。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农业大省、生态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中部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提出的“四个着力”“四个切实”殷殷嘱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581万人减少至5.8万人,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4%。
锚定贫困
湖北省有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37个、贫困村4821个,其中深度贫困县9个、深度贫困村507个。2013年底,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1.5万户581万人。
聚焦准实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准实,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一)筑牢责任链条
(二)创新体制机制
以改革的方法破解健康扶贫政策落实难题。图为麻城市贫困户看病“一站式一票制”结算。
率先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图为竹山县高家庄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举手表决年度目标计划。
打造“三乡工程”扶贫新模式。图为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实施“三乡工程”后的新貌。
首创精准识别审计。图为保康县审计局对全县精准识别情况进行审计。
探索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式,2016-2019年全省37个贫困县累计统筹整合资金1401亿元。图为英山县白莲河库区村茶产业基地。
首创扶贫地方立法,出台《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三)锻造严实作风
(四)凝聚多方力量
恩施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
湖北省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典型人物。第一行从左至右依次为:罗官章、孙开林、刘锦秀、王光国、闵洪艳、闻彬军;第二行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亚华、程桔、方荣、吴少勋、刘发英、董高。
(五)靶向精准发力
一是建立稳步增长的财政扶贫投入保障机制。
二是创立“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扶贫主导产业,“有特色、有效益”的扶贫骨干产业不断涌现,到2019年,全省37个贫困县共发展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4466.79万亩,初步形成54个特色主导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37个贫困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23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1家,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2万家。
潜江市发展虾稻共养绿色生态养殖。
广水市长岭镇“渔光一体”项目。
秭归县脐橙产业。
神农架林区大九湖“生态移民+旅游扶贫”。
三是实施“交钥匙工程”的易地扶贫搬迁。全省31.84万户、88.23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崇阳县大岭村易地搬迁安置点。
四是推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扶贫。2016-2019年,全省人社部门累计帮助69.07万人转移就业。
钟祥市鱼池村扶贫车间。
郧西县劳务协作就业扶贫招聘会。
(六)攻坚深度贫困
把9个深度贫困县、507个深度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落实“三个新增”要求,2017年出台13条扶持措施,2018年再出台22条扶贫举措,集中优势兵力,强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行稳致远
脱贫攻坚成效,要由人民阅卷。湖北省委、省政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责任,以毫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一)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2017年,红安县、神农架林区、远安县3个贫困县“摘帽”;2018年,17个贫困县“摘帽”;2019年,17个贫困县 “摘帽”。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如期完成。
(二)“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两不愁”总体实现。将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将121.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范围,累计有61.4万建档立卡持证残疾人实现脱贫。
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老人集体过生日。
义务教育有保障。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完善贫困家庭子女精准资助政策,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4-2019年,共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225.13亿元,惠及贫困家庭学生1376.53万人次;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累计落实37个贫困县义务教育专项补助资金95亿元。
远安县嫘祖镇教师与贫困学生交流。
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培养,支持贫困地区44个县级医院、459个乡镇卫生院、3428个村卫生室建设,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
国网湖北鹤峰县供电公司铁炉供电所职工坐索道前往渔山村消除安全用电隐患。
仙桃市李台村“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儿童。
孝感市孝昌县丰新村关爱留守老人活动。
(五)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37个贫困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自2013年以来,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桑蚕基地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促增收。
松滋市发展渔业产业促增收。
巴东县东瀼口镇“油菜+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发展促增收。
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 郭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