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评论:凡人英雄构筑城市的精神基座

  2020-04-06 18:34:17
分享到:

还记得被社区居民一句“谢谢,辛苦了”弄哭的田霖主任吗?一些居民因买不到物资埋怨他,他没有流泪,而当居民理解他的难处,对他道一声谢时,他却忍不住落泪了。

性情中人田主任所在的武汉市多闻社区,已经连续近20天没有新增病例。他也结束了近一个月在自家门口漂泊的生活,精气神比之前恢复了不少,疫情期间瘦下来的14斤体重也在慢慢回升。他笑了。

在武汉为方舱医院厕所做消杀工作的曹大姐这两天登上了微博热搜。大姐是一名公共卫生间保洁员。疫情期间,江岸方舱医院设置了100个室外卫生间,每天需要专人负责清洁和消杀,曹大姐得知后,第一个报了名。

目前,曹大姐圆满完成工作并结束隔离,回到原本的保洁岗位。回家后,她对一直不知道妈妈到底在哪里工作的儿子讲述过去两个月的经历,自豪地说:“当时我是第一个报名的!”

田主任和曹大姐,都是平凡英雄。但至少,我们还能在头条和热搜上,看到他们的故事。其实,更多默默无闻的人,我们甚至连他们的相貌都看不清楚,但正是他们,高高低低的肩头支撑着这座城市走完过去的75天,也正是他们,还要支撑着这座城市走更远的路,因为他们的样子,就是城市的样子。

我们大致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看看这些不知姓名的平凡英雄,定格的一瞬间。

1月23号,武汉封城,市内公共交通停止运营。一位地铁工作人员正在粘贴告示。比恐惧更让人害怕的,是未知长度的时间。那一刻,真想有人告诉他,别怕,65天后,地铁迎来重启。

大年初一,江边没人,一位市民戴着口罩舞龙。这是一个人的春节,也是一座城市的春节。

火神山医院初具雏形。施工工地上,一名工人窝在管道上短暂休息。这支近4万人的特殊队伍,用十天左右的时间,跟自己死磕,创造了世界奇迹。

人手不够,武汉儿童医院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诊部坐诊。

早间查房时,医生们努力透过满是水汽的护目镜查看一位老爷爷的病例和诊断书。全力救治,对他们来说,一刻也不能模糊,浑身都得攒着劲儿。

在方舱医院里读书的付先生。很多网友叫他读书哥。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后来,他平安出仓,还带走了一个小男孩,那都是后话了。

其实读书的何止有“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一位高三学生正在复习备考。他们都回归平凡生活了,高考也推迟了一个月,加油,把时间抢回来!

3月7号下午5时,协和西院,一位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顺利剖宫产。没有什么比新生命的降临更能带来希望。

3月中旬,武汉东湖边,雾气中,60岁的儿子给轮椅上80岁的父亲跳舞。春天不止有樱花,人回到了春天里,才是春天最美的样子。

这一个个定格,只是人生的一瞬,更是城市时间流中的一朵浪花,它们或勇敢,或孝顺,或执着,或善良,正是这样一位位平民英雄,让温情得以传递、希望得以重塑。

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一句略显简单但掷地有声的话语,一段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一次没有思量却已上路的出征,都让那些平凡人、普通事,散发出英雄的光芒。

经历磨难,更知平凡的意义,也更能凝聚前行的力量。凡人英雄,才真正构筑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基座。

还有两天,武汉,这个战疫中最具标志性的主战场,就将“解封”了。我们守住了过往70多天不灭的希望,更加有信心、有理由,战胜未来日子里一个个低谷、一重重阻碍、一次次风险、一段段颠簸。落下的时间我们抓紧赶,耽误的生意我们努力补,放下的工作我们加班干,暂停的理想我们拼命追。武汉不服输,是因为武汉人不服输!谢谢你们等等武汉,武汉回来了,接下来,看我们的!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常江 责任编辑 郭金华)

责任编辑 郭金华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