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评论:给他们留一份最美的春天

  2020-04-05 19:14:21
分享到:

先给大家讲一个生死瞬间。

在武汉肺科医院,一名ICU的73岁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转入相隔70米的单间病房进行救治。70米,普通人十几秒就跨过去了,可是这个任务,需要经过两道门,3个拐弯,过程中如何保障患者携带的ECOM及其他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最大难题。医护人员按照流程演习两次,心里才有了底。江苏和吉林两支医疗队十名医护人员一起推着病床缓缓而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你们搬运、我们监测、他们拖氧气瓶……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他们一点点挪,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70米,十多位医护人员,几十个生命支撑设备,为的是保住一个生命!这是在新冠肺炎救治战场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次操作。但就是这样一次次看似普通的操作,一次次对极限的挑战,围成一道安全屏障,把死神挡在外面!

再来看这样一封荡气回肠的家书。其实2月13号就写好了,今天才公之于众。写信人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春光,收信人是他的父母。信里写道:“此役,万余白衣,共赴国难,成功之日,相去不远。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河山。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

字字句句满含着“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的决心。

敢于舍命,敢于拼命,而后,才能忘我救命。一纸家书,是一个人的衷肠,也是所有白衣战士的宣言。

截至昨天,湖北仍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648例,其中重症病例267例。为了这些患者,以及可能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的风险,依然有留下没有撤离的三千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同济医院、在协和西院、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在雷神山、在武大人民医院、在金银潭……与湖北的白衣战士们在一起,守护生命的希望,守卫生命的尊严。

城市的静与动,与他们很远。日日夜夜伴随他们的,是手术室的静,与呼吸机的动;是病情的暂停,与生命的重启;是关上隔离门的空气凝重,与患者好转的春暖花开。

悼念逝者,我们举国同悲;挽救生者,我们举国同心!其实,这个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国家,早已将“人民至上”刻进了基因。而这些白衣战士,则是将这份基因化作了每一次的救治,每一次的安抚,每一次的陪伴。

还有50多个小时,离汉通道就要打开,武汉,将正式重启!当我们重新踏上生活的正常轨道,我们断然不能忘记那些依然在封闭的空间为生命而战的守护者——

他们无悔逆行,是因为万千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胁;

他们依然坚守,是因为哪怕有一个患者在治疗他们就不能撤;

他们选择无畏,是因为只有收起小我的恐惧才能抚平大家的不安;

他们不怕牺牲,是为了更多人拥有更健康地活着的机会!

他们以使命之重,扛起生命之重。他们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我”境界,继续着这场气壮山河的生命保卫战!

请把武汉最美的春天,给他们留一份。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常江 责任编辑 吴松)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