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 党员本色】武汉:战疫一线党旗红 关键时刻显本色
在新冠肺炎这场阻击战中
我们都是在市场监管各个战位
一直奋勇战斗着的战士
疫情来袭,哪里需要
哪里就有我们战斗的身影
1
隔着小区大门栏杆,一名老人接过姚洵递过来的药,颤巍巍的向她鞠了一躬,嘴里不停地说:“谢谢姑娘,谢谢你救了我的命。”这只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党员们战“疫”期间服务社区群众、运送病人、服务病患的缩影。
自今年春节以来,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全体人员停休抗击疫情。除了对农贸市场、超市、药店、餐馆等地进行现场检查、保证辖区市场稳定外,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下沉多名党员到社区,冲锋在战“疫”前线。
江汉区共有681个居民小区,下沉社区党建干部2986名,姚洵是这些党员中的一员,负责内勤保障工作,目前下沉到泛海国际樱海园社区。
自2月16日起,湖北省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封闭措施,采取问(登记、调查)、测(测量体温)、管(小区封闭)、运(转运)等方式,强化巡逻封控。
姚洵的工作日益忙碌,除了协助筛查检查,还要帮忙分发物资、宣传防疫知识。2月25日中午,她刚刚分发完物资,突然看到一名老人要出小区大门。
细问之下,老人告诉姚洵,他是泛海国际樱海园4楼的住户,患有心脏病,需要长期吃药。今天不巧药吃完了,家人由于疫情封在别的小区无法给他买药,他只好自己出门买。
“天气这么凉,您先回家等我消息,我去给您买药。”姚洵说,“有我在,您就放心吧。”
一名老人接过姚洵递过来的药,向她鞠躬表示感谢
老人需要的药不好买,姚洵跑了社区附近几家药店都缺货。对管辖片区熟悉的她,迅速又联系了几家药店,终于找到了老人需要的药品,一刻都不敢耽搁送到老人手中,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事后很多人夸赞姚洵,她却说,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一个党员该做的事。居民在家里也是为战“疫”作贡献,谁家没个难事,我做的都是日常小事,没有什么。
在江汉基层社区,还有许多像姚洵一样的党员奋战在战“疫”一线,想社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把平凡琐碎的工作做好做细做踏实,时刻做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2月7日,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接指令负责全季酒店新型肺炎疑似病人、密切接触人员的隔离管理安全工作。该局连夜召开会议,成立全季酒店隔离点指挥部。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党员骨干带头参加,时刻待命,服从指挥。我带头参加。”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密志辉话音刚落,“我去,我去,我去……”党员们争着报名。最终,14名思想过硬、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入选,密志辉任指挥长,副调研员丁慧、詹新雄任副指挥长。
隔离点指挥部指挥长密志辉(左一)给各保障小组组长布置任务
2月8日是传统佳节元宵节,隔离点指挥部全体党员无心过节,一大清早就按照分工对全季酒店的每个楼层进行封闭隔离,并对160余间房间进行杀毒,为新型肺炎疑似人员及保障人员准备生活用品和消毒用品。
当晚11时40分,隔离点悉心准备好了隔离人员需要的生活物品,严正以待。2月9日凌晨1时40分,第一批新冠肺炎疑似人员顺利入住。
隔离点指挥部党员为第一批新冠肺炎疑似人员入住做准备
隔离点指挥部党员给第一批入住的新冠肺炎疑似人员测量体温
护送发热病人去医院检查、转运病毒检测阳性病人去医院是最危险的任务。“我们是党员,当过兵,我们先上。”詹新雄、刘玉志主动请缨,“请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随时待命,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是转运工作常态。2月15日,武汉飘起了大雪。下午3时,詹新雄、刘玉志顶风冒雪护送13名病人去医院。知晓这些病人年龄都在65岁以上,他们格外留心。
在登车时,70岁的老周不小心滑倒,詹新雄立即上前搀扶他慢慢起来,送到车上座位上坐好,又仔细搀扶老周下车,直到协和肿瘤医院交给医护人员。“我被确诊新冠肺炎,还被确诊肺癌,十分灰心绝望。谢谢你,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一定会积极治疗。”老周感动的说。
詹新雄、刘玉志准备转运病人
一次次小步快跑,一次次调整呼吸,一次次搭把手,转运工作像一条流动的生命线。2月12日至25日,詹新雄、刘玉志分别向协和肿瘤医院、省新华医院、方舱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护送病人进行救治5批次59人,护送病人到华安里华茂医院做CT检查3次35人,未发生一起事故。
转运中遇到不愿意去医院的疑似病人怎么办?杜翔的体会是“不能硬来,需要用心做思想工作”。对于杜翔等党员来说,24小时无休是常态。“从一时到一时,终于把转到医院和不愿入院、要回隔离点的人安顿好了。”凌晨1时46分,忙完了一天工作的杜翔发出了这条朋友圈。
陶鑫等指挥部党员为隔离病人分装食品
专门为隔离对象订购牛奶、面包、鸡蛋、米粥等食品,一份一份分装好迅速送到隔离点,只为隔离病人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工作量大又琐碎,可陶鑫不厌其烦。
“隔离点不仅要提供各项保障,更重要的是走进隔离对象心里,及时给予关心,让他们放心。”克服重重困难从海南返回武汉主动投入抗疫工作的陶鑫深有体会。
“小姑娘很懂事,才7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来隔离。”王晓亮对在隔离点未成年人的生活格外上心,“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我这头发都没空剪,长长了就用帽子遮一下。”王晓亮一直忙着隔离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家里两个孩子只能在空闲的时候和他们视频。“真的没有办法,我们这个工作天天接触病人,也不敢回家。”一个月没回家的他,戴着志愿者的小红帽格外耀眼。
王晓亮等指挥部党员做好隔离点的后勤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全季酒店隔离点的全体党员已连续工作20余天,共接收新冠肺炎疑似患者200余人,护送转运病人、送病人入院检查共计150余次。
2月5日晚,作为首批三家方舱医院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正式启用,有1529个床位。王飞、彭飞、佘思明3名党员负责相关后勤保障工作,24小时待命。
在方舱医院的患者发现,伙食越来越来好了,不仅荤素搭配,饭菜可口,温度也适宜,两餐中间还有小零食。在这背后,是每天王飞、彭飞、佘思明实时检测食物质量,测量食物温度,保障供应安全。除此之外,他们还当起搬运工卸货,搬运电磁炉设备、病床等物资。
王飞等党员为供应方舱医院的餐食测量温度
方舱医院专门建立了一个病友微信服务平台,患者可以在上面留言。“方舱医院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就是不能洗澡太不方便了。”王飞、彭飞、佘思明看到后觉得有道理:“病人进舱时间太久,一方面有洗澡需求,另一方面搞好个人卫生也有利于控制疫情。”
说干就干。他们积极联系了一家杭州生产热水锅炉企业,定制4台热水锅炉。这家企业一听说设备要给方舱医院使用,立即组织员工装车连夜赶往武汉。他们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为这批设备开具物流相关证明,并找特种设备科的同事们维护设备。“太好了,能洗澡了。”热水锅炉安好的那天,服务平台里一片欢呼声。
“方舱医院的生活条件可能没有家里方便,但我们仍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医护人员生活得舒适些,感受到家的温暖。”王飞说。
方舱医院患者余文静在生日当天收到彭飞等党员为她订购的蛋糕
“祝你生日快乐……”2月17日,正在方舱医院二楼病区的余文静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她同在这里治疗的哥哥余波手捧生日蛋糕,和医护人员一起唱歌为她庆祝23岁的生日。
原来,余波2月15日在服务平台求助,想为妹妹买个蛋糕过一个特别的生日。彭飞在服务平台上看到后,主动联系了附近的一家蛋糕店。没想到,这家蛋糕店听说后,立马表示免费赠送一个蛋糕。
当彭飞把蛋糕交到值班护士手里时,她们说:“我们也看到了留言,正要联系蛋糕店,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
“这里有‘读书哥’,也有‘跳舞阿姨’,今天又有14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只要我们多一份努力,共同做好各项任务保障工作,患者就能保持乐观心态,多一份痊愈的希望,武汉就多一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算。”佘思明说出了奋战在战疫一线党员们的心声。
2
“我得回武汉去,我的战友们需要我。”
1月23日,郭利刚刚回到黄冈老家,与妻女父母团聚,却收到了武汉市疫情爆发紧急封城的消息。
次日凌晨,他毅然告别了父母妻女,“逆行”回汉,自此投入到工作当中,没有休息。
郭利是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处的工作人员,30多天的连续奋战,他和他的同事们有效保障了武汉疫情防控重要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逆行”背后,是亲人的不解和不舍
一年到头,难得春节回家与父母妻女团聚,一天时间不到就又要分离,这对于郭利的家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你又不是医护人员,回去能做什么呢?” “爸爸,过年了,你就不能陪陪我吗?”面对妻子的不解和女儿的哀求,郭利只能尽力安慰,他知道武汉“封城”意味着启动了一级响应,城市疫情防控和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将成为重中之重,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必须回到武汉的理由。
“医护人员在一线与病毒战斗,我们在后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全市一盘棋,才能取得胜利。”郭利对父母和妻女说,武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是为了让老百姓无忧,最终在这场战“疫”中取得胜利。虽然十分不舍,父母妻女最终也只能同意他的离开。
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应该一往无前,这是郭利给自己和家人定下的承诺。
没有休息日,抱着被子住进单位
1月24日,市民反映菜价异常,上门核查责令改正。
1月25日,媒体报道武汉菜价上涨,第一时间组织约谈主渠道市场主体,规范行业行为。
1月27日,网传“连花清瘟胶囊价格翻倍”,立刻入户告诫惩处。
1月29日,防控指挥部反映“XX大药房哄抬口罩价格”,会同区局立案查处。
......
回到武汉后,郭利就开始了疯狂的工作模式,电话回访、入户调查、回应反馈、依法查处,成为日常,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
“我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让他们不要乱跑,老实待在家里,我却天天往人多的地方钻。”郭利笑着说,他需要处理的各类涉案线索,入户调查是必需。“走访市场调查核实情况,收集市场经营信息,掌握各种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情况,哪一样都得走出去,不可能窝在家里或办公室。”
白天马不停蹄走访市场,晚上郭利也没有休息,他将每天的调研结果撰写成调研报告,为武汉出台“保供稳价”系列监管措施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及时处理随时出现的投诉举报,也为了挤出更多时间撰写调研报告,郭利干脆抱着被子住进单位,在办公室吃方便面当晚餐。截至目前,他经手处理的百余起投诉举报,无一差评、无一差错。
向前想一步,提前介入团购套餐价格监管
2月18日,武汉市开始为期三天的集中拉网式清底大排查,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郭利立刻想到,在此期间,网上团购和社区配送很有可能将会成为市民买菜和生活品的主要方式。
“要提前做好准备,保证线上团购的价格稳定。”往前想一步是郭利工作的习惯,他连夜起草了《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团购套餐价格行为的通告》,要求相关电商平台“团购套餐,除标示总价外,内含商品应分别标明价格,线上商品价格不得高于线下门店同类商品价格,不得在必需品中捆绑其他商品”。
通告印发后,被兄弟城市借鉴,也为线上团购电商平台经营者指引了价格规范。“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帮老百姓考虑,保障市场各种消费价格的稳定。”
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忙得停不下来,在听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任务时,郭利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帮助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分担工作。“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郭利说,自己身处疫情中心,防控就是命令,成百上千的武汉市场监管人都在各自的岗位奋战着,他当然不能退缩。“大家劲都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
蔡彦兵从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三取消休假以来,他已经记不清哪天是周末了。
蔡彦兵是武汉市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沌阳市场监管所一名普通的干部,目前主要负责辖区集贸市场管理和外地援汉医护人员入驻酒店、定点医院、隔离点的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蔡彦兵还关注着金荷社区志愿者群、香榭丽舍小区微信群里的信息,因为他同时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义务为社区居民组织生活物资供应。
蔡彦兵成为一名志愿者,源于一起社区居民投诉。2月4日,武汉开发区金荷社区香榭丽舍小区开始实行严格封闭管理,社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不方便。一些居民在网上自发组织团购,团购的物资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更有甚者,有商家收到货款后却没有发货,还失去了联系。于是,有居民投诉到市场监管部门。
“我不是医护工作者,不能亲临一线救治病患。但作为一名市场监管人,保障市场供应,保障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既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为阻击疫情贡献力量。”蔡彦兵说。他向金荷社区主动请缨,当上一名社区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联系供货渠道,帮助社区居民渡过难关。
为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有保障,蔡彦兵充分利用掌握的辖区生活物资经营者的信息,挑选出一批信誉良好的商户,将名单提供给社区工作人员的同时,自己又一个个打电话与这些商户沟通。
自2月7日起,蔡彦兵每天白天是食品安全监管员,保障集贸市场、酒店的食品安全;晚上是社区物资保障员,义务为社区居民组织生活物资供应。物资到达小区时经常是晚上,蔡彦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协调,确保物资有序、安全地分发到居民手中。然后,继续在香榭丽舍小区微信群中收集居民第二天的生活日用品采购需求,常常忙到深夜还不能休息。香榭丽舍小区的居民虽未曾与蔡彦兵谋过面,但通过微信群熟识了这位热心肠的市场监管卫士,感受到他心中的大爱。
2月17日,武汉市政府指定商场超市对接周边小区的团购,至此,蔡彦兵已为社区组织了7批次生活物资团购,为小区260余户居民团购了2.4万元生活物资,有力保障了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于配送的生活物资省掉了中间环节,不仅准时送达,而且价廉物美,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虽然现在不用再组织团购了,但社区志愿者的微信群依旧在,志愿者们还在行动。帮助卸车、分发物资……这其中,自然不少了蔡彦兵的身影。
蔡彦兵心中的大爱,深深感染了香榭丽舍小区的居民们。2月17日,小区一名居民得知蔡彦兵负责供餐安全的联投半岛酒店驻有外地援汉医护人员,于是恳请他代为采购2000元物资,转赠给这些医护人员。蔡彦兵与援助医护人员代表任艺医生取得联系,采购了一批方便面、坚果、蛋糕、饼干等食品,并将物资送到了援助医护人员入住酒店。蔡彦兵,这位食品安全监管员、社区物资保障员,又成为传播、传递爱的使者。
“我做的只是一个普通市场监管人员应该做的,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应该做的。”这样朴实的话语,出自蔡彦兵同样朴实的内心。
抗“疫”战线上,还有无数个像蔡彦兵一样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有爱心的市场监管卫士。众志成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武汉的樱花开始绽放,春天已在路上。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夜以继日投身战“疫”,
用实际行动增强必胜之心、
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
直至取得战“疫”最后胜利。
来源:湖北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 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