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半岁患儿独自留院隔离治疗 医护人员当起“临时妈妈”

长江云  2020-02-09 06:17:30
分享到:

“宝宝饿了吗,不哭不哭,乖……”武汉儿童医院内科综合病区里,6个月大的乐乐(化名)肉乎乎的,张凤医生将他抱在怀里,护士陈梅精准地将辅食喂进他嘴里,小家伙满足的时不时发出几声小奶音。他是一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小患儿,家人相继被感染隔离,他被独自留在医院治疗。“爸爸妈妈不在他身边,我们来当他的爸爸妈妈。”医护们全副武装,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身披“铠甲”,当起了他的超人“妈妈”。

半岁患儿独自住进隔离病房

医护当起了“临时妈妈”

武汉儿童医院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儿的定点救治医院,内科综合病区是收治首批确诊患儿的隔离病房。1月31日上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乐乐(化名)住进了武汉儿童医院内科综合病区。6个月大的他还没有断奶,不会说话,只会用哭和笑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外婆口中了解到,乐乐的妈妈也是医务工作者,因救治他人不幸被感染隔离,作为密切接触者,乐乐和外公外婆三人也相继被确诊感染,爸爸还在国外。

内科综合病区并不是无陪病房,需要有一名相对固定、健康、无基础疾病的家人陪护。乐乐的外公外婆把乐乐送到医院后,相继病情加重住院,乐乐突然变成无人照看,独自留在医院。

“患儿家庭存在实际困难,我们想办法克服困难临时照看孩子,帮助他的家人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内科综合病区主任方玉蓉主任医师,与两位护士长陈小茜、陈君商议。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护士长陈小茜联系到了乐乐的妈妈,了解了一些他的生活习惯,他爱吃哪种奶粉,需要每隔几小时喂一次奶。

乐乐的特殊情况,给原本就十分忙碌的病房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每天24小时,病区专门排了个班,三班护士轮流照顾他,成为他的“临时妈妈”,给他洗澡、换纸尿裤、喂奶、哄睡。正处于断奶期的乐乐,不是很愿意用奶瓶,为了尽量让他多吃一点,“妈妈”们想尽办法,一边陪着他玩,一边喂奶,有时在身上画一些图画,吸引他的注意。一旦乐乐醒了哭闹,立即有温柔的“妈妈”把他抱到怀里哄着,等他睡着了才会轻轻放回病床上。每天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他都是在护士的怀抱里度过。小家伙长得肉乎乎的,抱在手上已有些沉,护士们穿着不透气的隔离服,一圈抱下来,浑身都是汗,手臂酸痛。

“宝宝需要抱着走才能入睡”

贴在床头的养娃“说明书”

“3小时喂一次奶、换一次纸尿裤”、“宝宝醒着时不喜欢躺在婴儿车内,要抱着走路,陪他玩耍”、“宝宝睡觉时会吵闹、揉眼睛,需要抱着慢慢走路才能入睡”……在乐乐的床头,贴着一份养娃“说明书”,这是护士“妈妈”们与他慢慢“磨合”后,总结出来的照顾经验。每个接班的“妈妈”都会参照这份“说明书”来照顾他。

“宝宝住进来的第一晚,整个病区都能听见他嘹亮的哭声。”陈小茜对乐乐的哭声记忆深刻。乐乐年龄太小,突然离开熟悉的家人和环境,很没有安全感,有些“认生”,加上疾病的折磨,他感到不舒服,只能用哭来表达。

一开始乐乐总是烦吵不安,护士们轮番把他抱在怀里安抚都不见效果。入院当天,从晚上九点,陈小茜一直将乐乐抱在怀里,像妈妈一般,抱着他一边走,一边轻轻摇晃哄着,但他还是哭个不停,不能读懂他的“信号”,急出了一头汗。之后才发现,“小家伙原来是不愿意被横着抱,而是要被竖着抱才舒服”,陈小茜笑着说。直到凌晨12点,乐乐才渐渐有了睡意,陈小茜这才将他轻轻放到床上下班离开。可是还没过20分钟,电话响起。“护士长,他又开始哭啦,怎么办。”值班护士带着哭腔给陈小茜打电话求援,“抱起来再哄哄吧。”陈小茜感觉既好笑,又十分心疼这个小家伙。

入院前,乐乐的小脸上长了湿疹,屁股上也有疹子,脸被他抓得红红的,为了防止他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医护们给他用鱼肝油仔细涂擦护肤、剪指甲。怕他晚上睡觉翻身时会被被子蒙住,会发生坠床等意外,值班护士不得不对他格外留神。

慢慢地,乐乐开始乖巧,成了一个“自来熟”,不论是谁抱着,都乖巧地趴在肩头,不哭不闹,还常常被“妈妈”们逗得笑起来。他最喜欢被“妈妈”放在腿上蹦跶,每次都乐的咯咯直笑。

有时,“临时妈妈”会让乐乐和妈妈通视频电话。“乐乐,乐乐”,听到妈妈的呼唤,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发出“哦哦”的声音,似乎认出了妈妈,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要抱抱。在视频另外一头,妈妈心疼的忍不住掉眼泪。医护们也会将孩子的照片发给她看,让她安心治病。

从一开始每隔2小时喂一次奶,改为每隔3个小时喂一次,尽管体内遭受病毒的侵袭,但小家伙胃口极好,一口气能把120毫升牛奶喝完。可医生和护士们自己却忙的不能准时吃一口饭。

和乐乐讲话时,“妈妈”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语速放慢,把喉咙压扁,把语调升高:“宝宝,饿了吧,吃饭啦……”“我感觉自己练就了一口娃娃音。”护士谢蜜笑着说。

照看乐乐的护理团队中,不乏谢蜜这样年轻未婚的护士。以前她们是带娃小白,经过护士长和其他同事的培训,现在已经能敏锐地捕捉到乐乐拉粑粑的信号,并熟练地换上干净的纸尿裤。

“你别看我们这里的护士还有很多没有结婚,虽然没做妈妈,但她们照顾起孩子来却比很多新手妈妈还熟练。而有了孩子的护士,她们一看到小宝宝就会激发出满满的母爱。”护士长陈君说。

方玉蓉主任介绍,乐乐属于轻症患儿,病情较平稳,但还需密切关注他的病情演变,及时识别患儿病情可能向重症演变的蛛丝马迹。

目前,乐乐被转到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由护士胡纤接力专门照看,为他洗衣服、喂奶、哄睡。说来也巧,胡纤的宝宝只比乐乐大一天,她正处于哺乳期,面对突然而来的严峻疫情,她毅然选择将宝宝留在家中,自己上“前线”进入了隔离区工作。这些天,胡纤一直留在医院,再也没见过宝宝。“看到乐乐,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会把他照顾的好好的。”胡纤动情地说。

“是保护我们打‘怪兽’的超人”

他们是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

抗击疫情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内科综合病区是武汉儿童医院首期开辟的隔离病房。

“我们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新团队,一半医生是90后,虽然他们很年轻,但都特别能干。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作为内科综合病区的负责人,方玉蓉主任这样评价手下的这支战斗团队。每一天,她都见证着一点一滴的感动。

工作了一天的医生和护士脱下隔离服,摘下口罩,脸上被勒出红红的印记,鼻梁被磨破了皮,耳朵被扯得通红;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医用物资,医护们穿上隔离服前,很少喝水,一日三餐也有所“精简”;密不透风防护服,医护人员们常常一穿就是6个小时,当他们走出隔离病房时,里面的衣服已经全被汗水打湿,甚至连说话都喘着粗气。

“走上工作岗位后,第一次上‘战场’,肯定紧张心慌。”刚刚工作满两年的住院医师张凤想了想说:“当我们进入病房之后,其实我们更多想的是患者,我看到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护士说我不想去隔离病房。”

病区一位14岁的小患者这样形容医护们,“他们有着同样的造型,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全身包裹着只露出一双眼睛,虽然看不清他们是谁,但一定是保护我们打“怪兽”的超人。”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罗冰 通讯员 薛源 摄影 张祖国 责任编辑 刘小笛)

责任编辑 刘小笛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