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解析古典美学 重塑当代时尚

  2020-01-24 22:17:33
分享到:

“新乐府”在纽约时代广场上的展示,让东方古典美学走向世界

提到韵味悠长的古典美学,人们或许会想到衣袂飘飘的薄衫、空山新雨的诗句,抑或是灵动的留白与氤氲的水墨,但却很少会和现代时装、前卫艺术等时尚领域联系起来。然而在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伦敦时装周中,年轻的中国设计师们却让人们大开眼界。他们把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色彩美学相互糅合,通过五行与五色的对映,用红、黄、青、黑、白五种颜色呈现出大气磅礴的“乾”“坤”系列服饰,让古典美学与现代时装碰撞出了时尚的火花,不仅向世界诠释了“新中式”的审美韵味,也将“底蕴仙风”的古典美学推向了世界舞台,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当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究竟应该如何继承、如何弘扬?通过对古典美学的透视和解析使其进入当代时尚前沿,乃至引领时尚风潮,不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吗?下面,笔者就从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综合艺术三个领域来谈一谈古典美学在当代时尚艺术的运用和价值。

视觉艺术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如在眼前”的“实境”, 另一个是“意在言外”的“虚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者浑然一体、相互融合才能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虽然古今艺术创作背景不同,但内在规律相通,意境的营造方法也可在摄影、电影等视觉艺术中发挥引领时尚的功能。

以摄影艺术为例,时尚摄影师孙郡出生于人文气息浓厚的江南水城,他7岁学习国画,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谙熟中国绘画的创作手法,于是尝试把文人画的意境营造方法运用到时尚摄影中。在摄影创作时,孙郡坚持“再现真实”的原则,画面中所有的人物和场景都是一次拍摄完成,不做后期合成。因此,为了使摄影作品具备“实境”的真实感,他会在前期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比如在系列作品《畅音》中,有一张是雪景,一张是牡丹花开,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等待,等下雪,等花开。因此,一个系列的作品做出来时间跨度很长,但正是在这些等待的时间里,耐人细品的传统审美内蕴也在他的作品中慢慢沉淀下来。这种审美内蕴正好构成了作品的“虚境”。虚实结合的特点使他的作品看上去就像一幅美妙的图画,或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亦真亦幻,让观赏者在介于摄影的真实和绘画的空灵之间产生出缥缈的想象。这正是“以形写神”“虚实相生”的古典意境在当代时尚摄影中的运用。

听觉艺术的前卫探索

古琴艺术历来受到儒、道、释三家美学流派的普遍重视。因此,古琴可以说是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一种艺术浓缩。古琴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的古典美学的变革。在这个方面,也有时尚领域的音乐人进行过前卫探索。在2011年,沼泽乐队发布了首张以古琴为主角的器乐摇滚专辑《沧浪星》,一举打破了以吉他、贝斯和鼓为三大件的摇滚传统,使得千年来以“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古琴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

与传统古琴美学追求“于清静中发为美音”的原则不同,沼泽乐队的古琴弹奏者为古琴加上了拾音器和效果器,实现了古琴的电声化,以此解决古琴音量小、难以和其他乐器达到平衡的融合问题,同时也使古琴的音色更加多样化,便于融入现代器乐的声场。在演奏方面,除了采用非常规的演奏手法外,弹奏者还多次用大提琴的琴弓拉响古琴,制造出迅速变化的高低音、滑音效果(类似胡琴模仿马鸣的声音),以此配合摇滚乐中高亢粗暴的乐器音响。沼泽乐队通过对古典美学的解构实现了古琴与摇滚乐、电子音乐的有机联结,并尽可能以多样的演出形式来展现出古琴独特的音色。虽然作为一种前卫的、时尚的艺术探索仍然存在不足,但把古琴这样一个古典美学符号融入时尚音乐领域的做法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综合艺术的时尚呈现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昆曲之美正是古典美学集中而全面的体现。它诞生于江南地区,带有江南特有的婉转秀丽,不仅曲词文雅,唱腔也舒缓悠扬好似水墨,在明末清初曾大行于世,成为当时的时尚潮流。但到了民国时期,昆曲出现衰落趋势。这是因为昆曲有着严格的表演程式,乃至唱腔中的咬字和念白,都有严格的标准,以至于没有给演员太多发挥个性的空间。昆曲的这种“清高”和“阳春白雪”既是它最美之处,也是限制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当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昆曲作为传统文化瑰宝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对昆曲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这个方面,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田沁鑫导演的《1699桃花扇》都曾通过大刀阔斧的改编引发“昆曲热潮”,而由“北京十三月文化”联合国内顶尖音乐家打造的“新乐府”品牌更是把昆曲艺术推向了时尚前沿。

“新乐府”的主要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和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挖掘采样,通过二度创作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世界音乐。对于昆曲这样一种相对完整的古典艺术形式来说,它们本身很难再有改进的余地,因此“新乐府”便采用现代音乐进行时尚包装,至于昆曲艺术自身的精髓部分,如唱腔和固有程式,则保持原汁原味、不做改变。通过昆曲艺术的跨界融合与现代包装,“新乐府”吸引了大量粉丝,尤其是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成为昆曲迷、戏曲迷。古老的昆曲开始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被大众追捧和喜爱的时尚艺术。在2018年春节期间,纽约时代广场十字路口的大屏幕上打出了“新乐府”剧目《牡丹亭》的剧照。当时正值西方的情人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正好就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寻找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东方古典美学就能以崭新的表现形式走向世界,乃至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通过上面的几则实例不难看出,古典美学正是我国当代时尚潮流的“根”与“魂”,也是中国人引领世界时尚的最大优势所在。反之,那些失去传统、脱离传统的时尚思潮,只能像无根的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根深则叶茂,源远才流长。任何一种文化形式想要站在瞬息万变的时尚前沿,都离不开深厚的文化根基。正如法国时尚品牌香奈儿的理念那样,“时尚来去匆匆,唯有风格永存”。古典美学所蕴含的“风格”正是我国塑造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自信、引领当代时尚的根本和基础。通过解析古典美学来重塑时尚、再造时尚,正是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何艳珊,系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滨)


责任编辑 黄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