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州纪念马山民歌队建队65年
11月13日,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马南村热闹非凡,纪念马山民歌队建队65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吸引远近群众搬椅子、骑车前来观看,16个歌曲、舞蹈节目,赢得阵阵叫好声。
马山民歌是流传于马山镇一带的传统民歌,其历史可追溯到“郢中田歌”。战国时代,楚国宋玉的《对楚王问》曾以“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简要描述。在已搜集的142首民歌中,田歌有70余首,流传最广的是“喇叭调”“嘚嘚调”等。
马南村是马山民歌的发源地。1954年11月,阮本英、王兆珍等成立马山民歌队,把马山民歌从田间地头搬上舞台。2008年,马山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市级传承人各2人。
82岁的王兆珍是马山民歌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她说,1955年5月,马山民歌队成立不久后,开始宣传社会主义初级社;1957年,她所在的湖北民歌合唱团,以马山民歌《翻一个荷叶对牡丹》唱进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总理等领导接见。
1980年代后,在市场大潮冲击下,马山民歌步入低谷。时任马山镇文化站站长的廖开富,为了不让流散的民歌失传,经常拎着录音机奔波在田间地头,寻访民间老歌手,录下他们口口相传的乡音楚调,再用歌谱形式记录下来,先后抢救100多首极富特色的五大调、小调及大量歌词俚语。廖开富还改编许多马山民歌的歌词,将马山民歌流传到沙市、江陵等地。
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周晶介绍,为保护马山民歌,当地成立王兆珍工作室,部分中小学自编马山民歌教材,开设“马山民歌”音乐课,组织马山民歌少年合唱团;马山民歌部分代表作被列为中国优秀民歌精品,推介到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各类音乐院校慕名而来,采风活动不断。中国歌剧舞剧院来采风后,准备编排大型马山民歌歌舞剧。
马山镇文化站站长田清云说,当地有500多人会唱马山民歌,组建马山民歌表演队10多支,经常到校园、景区等地参加表演。去年表演40多场,今年已表演30多场,登上过荆州园博园、“农民丰收节”的舞台,曾受邀赴武汉汉街表演。不过,这些表演大多数是公益性质,如何结合文化旅游实现市场价值,值得思考。
王兆珍的徒弟、马山民歌省级传承人黄清芳说,未来不仅要培养更多接班人,将马山民歌传承好、保护好,还要和现代音乐结合,如健身舞曲、大众音乐融合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责任编辑 刘小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