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助力湖北打造中国好粮油

记者从昨天(10日)召开的全省“优质粮食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我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两年来,加快推进优粮优产、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涌现出一批“荆楚好粮油”产品,其中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好粮油”。

进入9月,天门市石家河镇处处稻花清香。穿行在金黄的稻穗之间,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笑逐颜开,自“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吴华平带领合作社社员发展瓜稻、虾稻、鳅稻、再生稻、富硒稻特色种养,打造“土香浓”品牌大米,种粮效益进一步提升,和原来传统种植效益相比,现在这种模式一亩田增加了1/3的效益。
坚持优粮是种出来的理念,自2017年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我省已建成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766.7万亩,创建53个“荆楚好粮油”产品,其中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好粮油”。


同时,“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还带动提高了湖北粮的储存和加工技术。截至目前,全省34个产粮大县均建设了高标准的粮食质检机构。走进湖北庄品健实业集团的粮食清理和烘干车间,洁净的厂房里,稻谷从清理到烘干、储存,全程机械化。湖北庄品健实业集团总经理吴志雄自豪地说:“收购上来后稻谷全程不落地,从收割到清理、烘干,我们都是采用全程自动化设备,采用低温烘干,稻谷受热温度控制在35度以内,最大程度保证了稻谷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为了实现“优粮优价”,让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积极性,各地抢抓“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的机遇,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种粮农户发展订单经营。公安县还组织粮食加工企业抱团打造“芦花荡”优质系列大米品牌,并深入广东、福建等粮食主销区建立粮食销售网络、窗口,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公安县发改局副局长薛杨久说:“2018年开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面积10万亩,主推“鄂香二号”“晶两优1377”等优质稻种,老百姓亩平增收500元以上。”
2020年将是“优质粮食工程”的收官之年,省粮食局局长张依涛介绍,今后国家将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为重点持续支持“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继续加大对“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重点县的支持力度,着力培植粮油加工旗舰企业,扶持1个以上的企业上市,打造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过50亿元的企业5家。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卫掌帅 吴峰枫 责任编辑 周密)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