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最无法忘怀的一把青菜和最打动人心的通红双眼
作者:湖北之声专题节目部主持人 吴阳
619恩施特大暴雨,整整八天,我们深入来凤、鹤峰、建始受灾地区,徒步5小时进入受灾严重的山村。7月5日晚,蔡甸区消泗乡万人大转移,我们又连夜赶往消泗,彻夜探访当地的转移安置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才3年的我,在抗洪一线报道中,深深体会到守望互助的坚强,以及温暖人心的力量。
不论是在恩施,还是在蔡甸消泗乡,我们所有的采访几乎都是与大雨和洪水相伴,而彻夜不眠地连线、写稿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受灾群众给我的温暖让我义无反顾,更让我懂得一名新闻人所肩负的责任。
一把青菜
由于路面的大面积损毁,我们前往恩施建始的受灾乡村,必须经过湿滑陡峭的山路,还要小心翼翼地绕过随时可能发生垮塌的路面,一路上看见的都是被洪水冲成石滩的农田和倒塌受损的民房,触目惊心!经过了5个小时的徒步,我们才抵达了受灾严重的独树子村。
在村子里的两天,印象最深的是和受灾村民一起吃的第一顿早饭。洪水冲走了山里的泥土,也冲走了村民种的粮食和蔬菜,道路不通,救援物资短时间很难运送进来,当地的村民只能靠屯下的一点粮食和房梁上的腊肉度日,如果想要吃点绿色的蔬菜,只能来回赶10个小时的山路。
村民刘阿姨家也了受灾,但她一大早就拿出了家里所有的食物,自发地为倒房村民准备了满满一桌菜,只是一片绿色的菜叶都没有,这让刘阿姨有些难过。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自己却没有动筷子。
这顿饭太珍贵了!我一直埋着头吃,紧盯着手里的饭碗,生怕掉落一颗米粒!而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快吃完的时候,刘阿姨突然抓着一小把绿油油的蔬菜进了屋,赶紧丢进了锅里,催我们赶快吃,说“这菜特别新鲜!”。看着饭桌上的受灾村民吃上了绿叶菜,刘阿姨才终于安下心来。
后来我才知道,在早饭的时候,刘阿姨房前屋后到处找,在荒芜的菜地里,一点点地挖,一根根地捡,才凑了这一小把青菜。这一把青菜让我尝到了乡亲们的互帮互助的最美的情感!
通红的双眼
7月5日晚,蔡甸的消泗乡民垸水位迅猛上涨,逼近历史最高水位,为确保分蓄洪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武汉市公交部门调集370台城市公交车,连夜对16932名村民连夜实施大转移。
5日晚12点,公交四公司的郑师傅正等待居民上车,从下午两点开始就来到消泗准备疏散群众,整整十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让他的双眼都布满了血丝,不过当他说起刚刚又疏散了一批村民时,钱师傅一脸欣慰,“保证大家平安撤出,这些都是值得的”。
6日凌晨2点,消泗社区的一位社区干部依然在挨家挨户地敲着门,清查撤离人数。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他一直在堤岸防汛,刚回到社区,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群众转移工作。在漆黑的楼道里,我透过手电的光看到了他通红的双眼。我问他累不累,他说“累算什么,街坊领居安全了,才最重要”。
6日凌晨4点,在玉贤中学安置点,最后一批转移民众刚刚抵达。受灾村民老肖终于松了口气,一整夜的动荡奔波让老肖的双眼又红又肿。我问他担不担心家里的情况,他看着我,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平静地说,“人没事就好,家还可以重建,一定乐观一点,我们有信心。”
在这次采访中,我见到了很多双疲惫通红的双眼,这一双双眼睛却传递给我坚强、乐观、温暖的力量!
(责任编辑 胡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