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揭秘|镇南关长墙失守,老将横刀跃阵

长江云  2019-07-05 10:57:18
分享到:

1884年,法国将侵略矛头直指中国,总理茹·费里叫嚣“征服中华帝国”。法国远东海军司令孤拔率领舰队首先从海路发动进攻,台湾基隆即告失守;驻扎在马尾港的福建水师也很快全军覆没,海战的成功大大刺激了法国的侵略野心。1885年2月,法国将军尼格里率法国陆军一万余人,向驻守谅山、镇南关的清军发起猛烈进攻。

茹·费里

面对法军的侵略,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逃,一把火焚毁谅山城,又丢弃镇南关,直到七十公里外的龙州才停下脚步,广西大地为之震动。此时中国的南方的门户已经洞开,身在广州督战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又该怎样应对危局呢?

镇南关

清政府在越北及中越边境一带驻有四十个营,约三万人马,兵力不可谓不多。但由于将帅大多昏庸怯懦,各军之间互不协调,加上军纪废弛,兵无斗志,致使清军一败再败。张之洞深知如果法军入关,南宁将无险可守,一旦广西陷落,广东势必不保。趁法军尚未入关,应该赶紧调配兵力、增补兵器给养,以图再战。然而,目前更为棘手的是,前线缺少一位得力的统帅。

左宗棠

朋党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和传统社会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认“私利”而不从“公理”,大清王朝在这一点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中法开战以来,清军在各个战场屡屡失利都与朝堂上的党争不无关联。晚清最突出的朋党之争就是湘淮党争,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是湘淮两派的“党首”,在国防与外交政策上,二人素来不和,甚至势同水火。越北前线的清军大多分属湘淮两军,将领也只认“左、李”,对朝廷命令则是极尽敷衍。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中法之战大清必败!

冯子材

两广总督张之洞很快就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时的清廷盘踞着三大政治势力,分别是淮系、湘系和张佩纶、李鸿藻领衔的“清流派”,张之洞属于清流派阵营。由于张佩纶临阵脱逃致使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张之洞看到清流派多有君子而无实才。要想在战场取胜,就必须打破“党见”藩篱,任用干才。张之洞胸有成竹,早在几个月前就上奏朝廷,要求起用大将冯子材。

镇南关守军

这张就是冯子材老将军遗留下来的珍贵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将军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是精神矍铄,腿上缠着绑腿,腰挎大刀,一身正气。冯子材曾办过团练抗击法军,但是和同僚不和,遭人诬陷,受朝廷打压。因此他一气之下,解甲归田,过起了隐居生活。

张之洞

由于冯子材骁勇善战,又熟悉边事民情,如果重新起用,对法作战则多了一员虎将。由于战事紧迫,张之洞决定亲自请冯子材出山。一天,张之洞突然来访,冯子材虽然礼貌接待,但全程不谈论国事,张之洞知晓他的委屈,便说,一定“奏明圣上,为老将军平反”。冯子材被张之洞的诚意感动,表示愿誓死效力军前。那么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冯将军心灰意冷,甚至连历史都差点改变呢?

法国将军尼格里

冯子材,号萃亭,生于广西钦州一户贫农家庭,十岁时父母双亡,童年开始奔波生计。在受尽磨难后,冯子材练出了一身好功夫,因一次意外而投奔清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里,他屡立战功,地位扶摇直上,很快荣升广西提督。由于冯子材从小受过贪官污吏的苦,所以做官后经常与贪官作对,因此得罪了一大批同僚。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也使冯子材在官场上处处碰壁。

李鸿章议和

老将冯子材如何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获胜的中国,为何又与法国议和?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7月6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中法战争 一触即发 下》。

《大揭秘》,是湖北卫视打造的讲述式揭秘类人文专题节目。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另眼"去看大人物、大事件、大历史,带给观众一个个震撼的发现。

(责任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