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揭秘|书写历史悲情与民族愤慨

长江云  2019-07-04 10:43:19
分享到: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党和八路军“耳目喉舌”的新华社,发表了一系列战地报道和时事评论。今天的我们,在翻看经过岁月沉淀、已经发黄的报纸时,可以想见,正是当年在硝烟战火中,经过许多“新华社人”的编写、排版、校对,将当时国际社会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情况,及时传播到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各地。

发黄的报纸

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所有牺牲者中军衔最高的军官。张自忠将军的死,引起强烈震动。重庆国民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丧礼,中国共产党也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挽词“精忠报国”。新华社及时播发了延安当时的追悼大会盛况和毛泽东为他题词的消息。

张自忠

1942年6月,新华社战地记者黄君珏在日军大扫荡中英勇牺牲在河北涉县庄子岭。烈士的遗孤黄继佑,至今记得当年母亲与家人诀别时的情景。母亲黄君珏给外婆买了小闹钟留作纪念,离家之前跪在外婆前说:忠孝不能两全。

黄君珏(右)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莫斯科回到延安,带回一部广播发射机,1940年12月,在延安城西北王皮湾村一个窑洞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口语广播台,是新华社第一次实时发布语音新闻。当时条件简陋,为了隔音防潮,只好在窑洞四面挂上毛毯子。没有插播音乐,就常常由播音员和文艺演员现场唱革命歌曲。

广播发射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电力不足。于是想到,用军队里的手摇发电机来发电,大家称它为“手摇马达”。后来由于发报量不断增多,所需电量大增,需要好几个人日夜轮流不停地摇马达。摇马达也有要求,两只手用力必须均衡,还要不停地摇,否则电压不稳,会影响到电台信号和电报质量。

手摇马达

随着中国军队抗战转入战略进攻,新华社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个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新华社的通讯网覆盖面不断扩大。1945年5月1日,新华社以《团结全党,团结全民族,打败日本,建立新中国》为主题,播发了中国共产党“七大”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召开的消息,新华社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报纸

国共“内战”打响后,新华社的记者们参与了前线战斗。华北野战军新华社随军摄影干事和他的新华社同事们,在参加战斗的同时,用手中的简易相机,留下了那一时期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新华社记者们,没有退缩,没有置身事外,而是英勇奋战在最前线,他们肩负着记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大揭秘》。

《大揭秘》,是湖北卫视打造的讲述式揭秘类人文专题节目。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另眼"去看大人物、大事件、大历史,带给观众一个个震撼的发现。

(责任编辑:郭小涵)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